(阅读库www.yeudusk.com)(阅读库 www.yeudusk.com) 高加林找来一个盒子,把《三体》厚厚一摞书稿塞进去,就此扔到书架的最上层。这本书还是等到九十年代科幻文学复兴后再说吧。
科幻文学的复兴,离不开《科幻世界》这本全国最有名的科幻刊物。《科幻世界》创刊于1979年,前身是《奇谈》和《科学文艺》,80年代最困难的时候,曾经只有4个编辑苦撑着。
1990年,时任总编辑的杨潇申请举办世界科幻协会年会,在冲破了国内的舆论阻力后,这个瘦瘦的女人坐了7天7夜的火车,从华夏赶赴荷兰,最终在海牙年会上击败波兰,获得1991年年会的举办权。从此,世界才知道,华夏“居然”还有一本科幻杂志。
1991年,《科幻世界》杂志社代表华夏科幻业界成功主办的世界科幻协会(WSF)年会,被WSF评为“WSF成立以来最隆重最成功的1991年年会”,也在国内引起广泛叫好,终于重塑了科幻文学的新形象。
所以说,直到1991年,华夏的科幻文学才真正迎来了复兴。高加林也打算把《三体》这部小说放到那时候再拿出来刊登。
高加林的失落心情和举动自然瞒不过身边人刘巧珍。她感到相当惊讶,因为高加林在文学创作上一向顺风顺水,这是她第一次看到他把辛辛苦苦写完的书稿束之高阁。
刘巧珍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关切地问道:“加林哥,怎么啦?这本书你费了这么大力气写完的,怎么要封存起来?”
高加林叹了口气,没有瞒着妻子,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她。
“啊?”科幻小说不受待见这件事,让刘巧珍这样的局外人很难理解。在她看来,小说只要好看就行,怎么还按题材分三六九等呢?
高加林见妻子为自己担心,反而释然一笑:“算了,现在大环境就是这样,谁也没办法。不过俗话说得好,抽刀断水水更流,枯木逢春春又发,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这本书先放一放,等科幻文学得到公正的评价后,一样能拿出来与读者见面。”
刘巧珍见高加林如此豁达,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不过,这件事始终在她心里搁着,甚至在姚老师面前都不免流露出来。
“巧珍,怎么啦?今天怎么兴致不高?”姚老师关切地问。
刘巧珍于是把这件事说给姚老师听,诉苦道:“我就想不明白,这么好的小说怎么就因为题材不受待见呢?”
姚老师听完,倒是来了兴趣:“是吗?巧珍,书在哪里,能不能让我看看?”
刘巧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行!我下次给您拿过来。”
于是,下一次授课时,刘巧珍提前来到高加林的书房,从书架最深处拿出那个盒子,小心翼翼地包好,一路上捧着,直到摆在姚老师面前。
姚老师也郑重地打开盒子,小心地捧出《三体》厚厚的书稿,开始读起来。这一读,她顿时挪不开眼了,从红日高照到日落西山,完全忘了时间。刘巧珍在一旁也不敢打扰,只好自己按进度练习。
直到月上枝头,实在不能再耽搁了,刘巧珍才鼓起勇气叫醒姚老师:“老师,老师……”
姚老师如梦初醒,迷茫地抬起头,脸上还带着一丝泪痕。她对上刘巧珍关切的目光,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放下书稿,进屋用毛巾擦了一把脸,清醒后才出来面对学生。
“巧珍,真不好意思。”姚老师一脸歉意,“没想到一下子就沉浸进去了,居然完全忘了时间。今天下午这堂课算是白费了。”
刘巧珍连忙摆手:“没关系,老师喜欢加林哥的小说,我心里高兴得很!”
刘巧珍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姚老师这么爱看,说明加林哥的小说还是一样精彩,只不过那些杂志编辑不识货罢了!”
姚老师见天色已晚,今天的课也上不成了,于是只好让刘巧珍回家。但在告别时,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厚着脸皮提出请求:“巧珍,老师很不好意思,不过这本书实在是好看,尤其是女主角叶文洁在动荡时期的经历几乎与我一模一样,让我感同身受。实在不好意思开口,但我真的想把这本书看完,你能不能把书稿暂时留在我这里?你放心,我保证完好无缺地物归原主。”
刘巧珍没想到她会这么说,顿时有些发蒙。她有心拒绝,但实在开不了口,最终只好把盒子连同书稿递了过去,再三嘱咐道:“老师,这本书可是加林哥的心血,他没日没夜写了好久。就这一份书稿,千万不能有闪失,您一定要保管好。”
姚老师见对方答应,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连忙伸手把盒子牢牢接住,郑重保证:“放心,我一定小心保管,绝对不会有任何闪失。”
刘巧珍只能这样离开了。一路上,她都忐忑不安,生怕高加林知道后会生气。自打与高加林结婚后,这还是她第一次不经对方允许就擅作主张,而且动的还是对方最珍视的书稿。
然而,当刘巧珍回到家,怯生生地把这件事告诉高加林时,对方却呵呵一笑,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巧珍,这又不是啥大事。姚老师喜欢我的小说,这也算是我的读者。她是个细心人,一定会好好保管书稿,不会有啥事情的。”
刘巧珍见高加林这么不在意,心里的忐忑总算是放下了。
果然,不出高加林所料,仅仅过了两天,姚老师就亲自把书稿送了过来,还郑重其事地让他们检查一遍。
高加林当然不好意思这么做,但姚老师却一脸严肃:“高作家,这可是您呕心沥血的著作,也是能载入史册的精品名著。可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
高加林忍不住笑了起来:“姚老师,您言重了!这不过是鄙人的浅薄之作,现在甚至找不到可以发表的地方,何谈什么载入史册?”
姚老师却依旧很郑重:“科幻小说现在的处境我也有所耳闻,不过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更何况,您的这部著作已经超越了科幻这个题材,深入探讨了一个个体的命运与整个宇宙中两个文明的命运如何纠缠相关,立意宏远,简直让人全身发颤,心灵都为之重击。我相信这本书就是蒙尘的明珠,迟早有它大放光芒的时刻。”
高加林看着姚老师执着的眼神,顿时被这位知音所感染。
他起身接过盒子,郑重其事地检查了一遍书稿,然后将其妥善地放到书架之上,这才给姚老师深深一躬,感慨道:“姚老师,前几天我被《当代》朱主编拒稿时,整个心都凉了。没想到《三体》这本书还能遇到您这样的知音,被您这么一肯定,我写作的热情又回来了。谢谢!”
姚老师哪好意思接受高加林的致谢,连忙闪开,说:“使不得,使不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是看了这本书的人都能明白它的价值。”
两人在这里互相谦让,一旁的刘巧珍看得直乐,忙打圆场道:“哈哈,都别这么客气了。一个是我的老师,一个是我的爱人,都是自家人,何必这么客气呢?”
被她这么一说,姚老师和高加林都笑了。
再次坐下后,姚老师从包里郑重地拿出一本发黄的日记本,递到高加林面前。
“这是……?”高加林有些懵。
“唉!”姚老师叹口气,解释道:“不瞒你说,我一看到小说里叶文洁那一段,顿时就忍不住落泪了。要不是我肯定你不知道,我都怀疑你是照着我的经历塑造的叶文洁这个角色……”
她这番话让高加林和刘巧珍有些吃惊,两人于是正襟危坐,静静地倾听姚老师的叙述。
原来,姚老师也是出自音乐世家,父亲是一位有名的钢琴家,华夏音乐学院的教授。她自己也很有音乐天赋,考入华夏音乐学院歌唱系,是品学兼优的校花。然而,一切都变了。父亲在忧愤中离世。母亲为图自保,与父亲划清关系。她自己则从天之骄子,一下坠入泥潭,变得人人避而不及。
接下来,姚老师到了陕北农村,过着艰苦的日子,一天天熬着,终于迎来了光明的日子。她在这里呆惯了,也不想再见那些背叛过自己和父亲的亲友和同学,索性就在YA市安顿下来,成为一名音乐教师。这些年桃李满天下,倒也过得不错。但回想起往事,心中依旧耿耿于怀。阅读库 www.yeudusk.comyeudusk www.yeudusk.com
科幻文学的复兴,离不开《科幻世界》这本全国最有名的科幻刊物。《科幻世界》创刊于1979年,前身是《奇谈》和《科学文艺》,80年代最困难的时候,曾经只有4个编辑苦撑着。
1990年,时任总编辑的杨潇申请举办世界科幻协会年会,在冲破了国内的舆论阻力后,这个瘦瘦的女人坐了7天7夜的火车,从华夏赶赴荷兰,最终在海牙年会上击败波兰,获得1991年年会的举办权。从此,世界才知道,华夏“居然”还有一本科幻杂志。
1991年,《科幻世界》杂志社代表华夏科幻业界成功主办的世界科幻协会(WSF)年会,被WSF评为“WSF成立以来最隆重最成功的1991年年会”,也在国内引起广泛叫好,终于重塑了科幻文学的新形象。
所以说,直到1991年,华夏的科幻文学才真正迎来了复兴。高加林也打算把《三体》这部小说放到那时候再拿出来刊登。
高加林的失落心情和举动自然瞒不过身边人刘巧珍。她感到相当惊讶,因为高加林在文学创作上一向顺风顺水,这是她第一次看到他把辛辛苦苦写完的书稿束之高阁。
刘巧珍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关切地问道:“加林哥,怎么啦?这本书你费了这么大力气写完的,怎么要封存起来?”
高加林叹了口气,没有瞒着妻子,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她。
“啊?”科幻小说不受待见这件事,让刘巧珍这样的局外人很难理解。在她看来,小说只要好看就行,怎么还按题材分三六九等呢?
高加林见妻子为自己担心,反而释然一笑:“算了,现在大环境就是这样,谁也没办法。不过俗话说得好,抽刀断水水更流,枯木逢春春又发,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这本书先放一放,等科幻文学得到公正的评价后,一样能拿出来与读者见面。”
刘巧珍见高加林如此豁达,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不过,这件事始终在她心里搁着,甚至在姚老师面前都不免流露出来。
“巧珍,怎么啦?今天怎么兴致不高?”姚老师关切地问。
刘巧珍于是把这件事说给姚老师听,诉苦道:“我就想不明白,这么好的小说怎么就因为题材不受待见呢?”
姚老师听完,倒是来了兴趣:“是吗?巧珍,书在哪里,能不能让我看看?”
刘巧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行!我下次给您拿过来。”
于是,下一次授课时,刘巧珍提前来到高加林的书房,从书架最深处拿出那个盒子,小心翼翼地包好,一路上捧着,直到摆在姚老师面前。
姚老师也郑重地打开盒子,小心地捧出《三体》厚厚的书稿,开始读起来。这一读,她顿时挪不开眼了,从红日高照到日落西山,完全忘了时间。刘巧珍在一旁也不敢打扰,只好自己按进度练习。
直到月上枝头,实在不能再耽搁了,刘巧珍才鼓起勇气叫醒姚老师:“老师,老师……”
姚老师如梦初醒,迷茫地抬起头,脸上还带着一丝泪痕。她对上刘巧珍关切的目光,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放下书稿,进屋用毛巾擦了一把脸,清醒后才出来面对学生。
“巧珍,真不好意思。”姚老师一脸歉意,“没想到一下子就沉浸进去了,居然完全忘了时间。今天下午这堂课算是白费了。”
刘巧珍连忙摆手:“没关系,老师喜欢加林哥的小说,我心里高兴得很!”
刘巧珍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姚老师这么爱看,说明加林哥的小说还是一样精彩,只不过那些杂志编辑不识货罢了!”
姚老师见天色已晚,今天的课也上不成了,于是只好让刘巧珍回家。但在告别时,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厚着脸皮提出请求:“巧珍,老师很不好意思,不过这本书实在是好看,尤其是女主角叶文洁在动荡时期的经历几乎与我一模一样,让我感同身受。实在不好意思开口,但我真的想把这本书看完,你能不能把书稿暂时留在我这里?你放心,我保证完好无缺地物归原主。”
刘巧珍没想到她会这么说,顿时有些发蒙。她有心拒绝,但实在开不了口,最终只好把盒子连同书稿递了过去,再三嘱咐道:“老师,这本书可是加林哥的心血,他没日没夜写了好久。就这一份书稿,千万不能有闪失,您一定要保管好。”
姚老师见对方答应,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连忙伸手把盒子牢牢接住,郑重保证:“放心,我一定小心保管,绝对不会有任何闪失。”
刘巧珍只能这样离开了。一路上,她都忐忑不安,生怕高加林知道后会生气。自打与高加林结婚后,这还是她第一次不经对方允许就擅作主张,而且动的还是对方最珍视的书稿。
然而,当刘巧珍回到家,怯生生地把这件事告诉高加林时,对方却呵呵一笑,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巧珍,这又不是啥大事。姚老师喜欢我的小说,这也算是我的读者。她是个细心人,一定会好好保管书稿,不会有啥事情的。”
刘巧珍见高加林这么不在意,心里的忐忑总算是放下了。
果然,不出高加林所料,仅仅过了两天,姚老师就亲自把书稿送了过来,还郑重其事地让他们检查一遍。
高加林当然不好意思这么做,但姚老师却一脸严肃:“高作家,这可是您呕心沥血的著作,也是能载入史册的精品名著。可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
高加林忍不住笑了起来:“姚老师,您言重了!这不过是鄙人的浅薄之作,现在甚至找不到可以发表的地方,何谈什么载入史册?”
姚老师却依旧很郑重:“科幻小说现在的处境我也有所耳闻,不过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更何况,您的这部著作已经超越了科幻这个题材,深入探讨了一个个体的命运与整个宇宙中两个文明的命运如何纠缠相关,立意宏远,简直让人全身发颤,心灵都为之重击。我相信这本书就是蒙尘的明珠,迟早有它大放光芒的时刻。”
高加林看着姚老师执着的眼神,顿时被这位知音所感染。
他起身接过盒子,郑重其事地检查了一遍书稿,然后将其妥善地放到书架之上,这才给姚老师深深一躬,感慨道:“姚老师,前几天我被《当代》朱主编拒稿时,整个心都凉了。没想到《三体》这本书还能遇到您这样的知音,被您这么一肯定,我写作的热情又回来了。谢谢!”
姚老师哪好意思接受高加林的致谢,连忙闪开,说:“使不得,使不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是看了这本书的人都能明白它的价值。”
两人在这里互相谦让,一旁的刘巧珍看得直乐,忙打圆场道:“哈哈,都别这么客气了。一个是我的老师,一个是我的爱人,都是自家人,何必这么客气呢?”
被她这么一说,姚老师和高加林都笑了。
再次坐下后,姚老师从包里郑重地拿出一本发黄的日记本,递到高加林面前。
“这是……?”高加林有些懵。
“唉!”姚老师叹口气,解释道:“不瞒你说,我一看到小说里叶文洁那一段,顿时就忍不住落泪了。要不是我肯定你不知道,我都怀疑你是照着我的经历塑造的叶文洁这个角色……”
她这番话让高加林和刘巧珍有些吃惊,两人于是正襟危坐,静静地倾听姚老师的叙述。
原来,姚老师也是出自音乐世家,父亲是一位有名的钢琴家,华夏音乐学院的教授。她自己也很有音乐天赋,考入华夏音乐学院歌唱系,是品学兼优的校花。然而,一切都变了。父亲在忧愤中离世。母亲为图自保,与父亲划清关系。她自己则从天之骄子,一下坠入泥潭,变得人人避而不及。
接下来,姚老师到了陕北农村,过着艰苦的日子,一天天熬着,终于迎来了光明的日子。她在这里呆惯了,也不想再见那些背叛过自己和父亲的亲友和同学,索性就在YA市安顿下来,成为一名音乐教师。这些年桃李满天下,倒也过得不错。但回想起往事,心中依旧耿耿于怀。阅读库 www.yeudusk.comyeudusk www.yeudu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