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9章 南洋经济圈的软肋(第一更,求订阅)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回到过去做财阀第2099章 南洋经济圈的软肋(第一更,求订阅)
(阅读库www.yeudusk.com)(阅读库 www.yeudusk.com)    通商产业部。

    多年来,它一直都是SEA的经济大脑,是SEA产业政策的制定者。

    事实上,它并不仅仅只是SEA的经济大脑,同样还是整个南洋经济圈的大脑——南洋经济圈,是一个早在二十年就已经形成的一个区域经济圈。

    最初是SEA、泗水、棉兰老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南洋自由贸易区”,从而实现资本、商品的在三地的自由流通,后来大马、星洲以及暹罗、掸邦先后加入其中,其目的在于促进经济一体化,允许产品与服务在国家间自由流动。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SEA开始大规模向他们进行落后产业的转移,而这不可避免的又带来了一个影响——SEA对区域各国的经济指导,所以,慢慢的通商产业部也就变成了各国的经济大脑。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个圈子里虽然各自发展,但是却存在着产业分工的。

    当然,这种产业分工并不是指令性的,而是遵循市场原则的,且其各自也有其特殊产业。

    就像大马,其借助伦敦毒雾事件的影响,在槟城设立“化工产业园”,吸引包括帝国化工在内多家英国化工企业到大马投资,又借助自己英联邦成员免关税的优势,吸引了大量英资企业。

    因此其产业发展迅速不说,且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开始将落后产能迁往掸邦。

    至于暹罗,则因为人口众多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有依赖,而掸邦地处内陆,也和暹罗一样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

    坐在车上的赵佩琦一边回忆着各国的产业特点,一边皱眉思索着。

    作为通商产业部常务的赵佩琦,在两个月前履新,成为第一常务,这也意味着他将是下一任专务,作为职业官僚的他,从部里的干将到现在部里的第二人,一共用了二十多年。

    而现在,他上任后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区域经济合作指导”——就是协调各国的经济规划方案。

    “雁行战略的核心,并不是无序的产业转移,而是有序的转移合作,形成一个区域内互相依存的整体……”

    “整体!这个整体应该是以SEA为核心,各国为雁翼的整体,这个整体是互相依赖的。”

    当年为什么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做为当年对美纺织品谈判的负责人,赵佩琦非常清楚,自由贸易协定就是为了避开关贸总协定的制约,当时除了SEA其它国家和地区都不是关贸总协定成员,所以他们就通过向SEA出口,然后再转口的方式对美国出口。

    从那时起,他们就对SEA是非常依赖的,而在依赖的同时,他们的经济也都成为了SEA的组成部分,就像低端产业的血汗工厂一样,SEA没有,但他们却有。

    而现在呢?

    他们要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毕竟,他们不可能永远只做“血汗工厂”。

    而这也是赵佩琦的工作。

    SEA不可能带着一群穷兄弟玩。

    SEA要发展,小兄弟们也要发展!

    终于,汽车在国际开发署的大厦前方停了下来,但是赵佩琦并没有下车,他仍然在那里思索着,嘴里轻轻的念叨着“掸邦”。

    之所以会念叨着这个地方,因为在所有的小兄弟之中,它的情况最复杂,将来的经济转型也最困难。

    毕竟,它身处内陆。

    “不好办啊……”

    把保姆车在大厦前方的停车场前停好后,方景仁慢条斯理地迈着大步,挺起肩膀,甩着两手,昂然地走着仿佛这条路是为他一个人铺的。他的方框眼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配这副眼镜时,眼镜店的人就很客气地劝说过他:

    “四方脸型,再配上四方眼镜,会使人感到您过于严肃的……”

    但他不管那一套,直接说道:

    “四方对四方,正合适。”

    方景仁那双大皮鞋走在路上,总是会踩出很大的响声。

    虽然刚刚三十岁,但是祖籍中原的方景仁,有着北方人特殊骨架粗壮,个子很大,与很多人喜欢足球不同的是,他喜欢摔跤,刚加入国际开发署,当事务官在海外工作的时候,老是和掸邦的官员在一起摔跤。

    其实象方景仁这样南大毕业、高等文官考试合格的所谓特权官僚,通常只在特权官僚的圈子内活动,热衷于工作上的竞争。

    然而,方景仁却净和别人摔跤,也正因如此有人认为他成不了大器。

    还有一件事,方景仁爱上了一位从唐山跑出来的姑娘,虽然那姑娘是在SEA出生的,但是后来随其父亲又回到了唐山,再后来又几经辗转到了掸邦。

    当时在掸邦工作的方景仁与其在街头偶遇,在帮助她返回SEA后,这边一休假,那边马上跑到那位姑娘的家里去求婚。接着便象强夺似的把她带到工作的地方——掸邦,真可称之为抢婚。

    讲起此事,他还说得很硬: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小时候,我就喜欢她,既然她没结婚,那我们就结婚罗!”

    到掸邦后,他还是只顾和人家摔跤。当然,还有就是生孩子——他太太为他生了7个孩子,在他们这样年青人中,这绝对不少了,毕竟,他的同龄人,大都四到五个孩子。

    他成天乐呵呵的一边摔跤,一边当着奶爸,那时候大家都以为他已不想往上爬了。

    没想到时隔十年的今天,在同辈中,他却出人头地跳到了领先的地位。

    遇见了一个门卫,方景仁举起一只手,大声嚷道:

    “喂,你好啊!韩师傅。”

    “是!”门卫受宠若惊地答应了。

    “你儿子怎么样啦?现在干得不错吧?”

    这时,门卫行了个躬礼礼。

    “方处长,真的谢谢您的关照。”

    方景仁曾经给他儿子在大马盛唐纤维公司找了份工程师的工作,收入非常不错。

    “哎呀,你客气了,告诉他,加油干吧!”

    说话的间,他就已经来到了大厦前,看到停在大厦门前的汽车,在他愣神之余,车上的人下车了。

    是赵佩琦,通商产业部的第一干将!

    是所有羊毛干将的偶像!

    从普通的科员到通商产业部第一常务,简直就像是奇迹!

    当然了,也是方景仁所向往的,表面上看似无欲无求的他,同样有着他的渴望,他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成为副署长,署长,某部的常务,甚至专务。

    谁知道呢?

    在这里总有着无数的可能。

    感觉到有人在看着自己,赵佩琦扭头看了一眼,脸上立即露出笑容。

    “方景仁,我们在掸邦见过,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年,人在SEA,家在掸邦,不简单啊!”

    没想到常务居然记得自己的方景仁连忙鞠躬。

    “赵常务!”

    “正好,我来这里除了一些国际合作事务之外,还有一件事,正想向你这个掸邦通了解一下,我们一边走一边说……”

    在SEA虽然大家说话的语气都很委婉,但是谈事情的时候,从来都是非常直接的,赵佩琦一上来,就直接了当的问道:

    “方处长,你觉得掸邦未来的发展潜力怎么样?它有可能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标准的门槛吗?”

    中等发达国家标准。

    这年产的产业规划会议上,阁下指出的一个标准,按照阁下的要求,用四年时间,通过继续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让包括掸邦在内的“南洋经济圈”成员国都达到并且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标准,也就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00美元以上,而去年SEA也不过刚刚达到高收入国家门槛——人均国民收入超过4000美元。

    而在所有成员国中,掸邦的难度最大,当然,实现也不困难,毕竟,去年他们的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达到1098美元,次逊于暹罗的1185美元。

    而这还是建立在“石油危机”的影响下,不过今年大家伙的经济都不好,高价的石油,对全世界各国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

    但是经济总是要发展的。

    “这……”

    面对赵常务的询问,方景仁立即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直接回答道:

    “常务,众所周知,掸邦发展最大的难题,并不仅仅因为其地处内陆,没有出海口,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掸邦高原占全区80%,交通成本是平原地区的3-5倍,从新安驶出的货车到腊戍的运费比到曼谷还高。”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着掸邦地形对其的经济发展限制,土地资源有限,高原地形的发展限制,这些都是现实问题,而且看起来几乎是无解的。

    毕竟,交通条件是先天不足的问题,就掸邦的高原地形来说,这种先天不足最终会制约他的经济发展。

    当然这也是赵佩琦最为头疼的根本原因。

    先天不足的地形限制又该如何克服呢?

    如果克服不了这一点,那么又怎么可能能够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呢?

    如果当地的经济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那么,他又怎么可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呢?

    他会不会成为南阳经济圈里的垫底,或者累赘,这些都是问题。

    赵佩琪就这样一边点头,一边听着方景仁的介绍。

    “所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国际开发署对当地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如何改善其交通上,因为新安距离湄公河不远,所以,我们首先修建了通往湄公河的高速公路。

    利用高速公路将集装箱运往湄公河岸的港口,再使用内河货船将其运往暹罗北部,经铁路运往曼谷,再出口海外……”

    因为在当地待了10年,所以方景仁对于当地的交通建设以及产业开发都是非常了解的。

    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sEA援助的重点对象,正是靠着国际开发署提供的政府援助开发贷款,使得当地的高速公路以及铁路建设才会不断的加快。

    但是,作为一个在充足的10年老干将,方景仁是非常了解那里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什么地方。

    “……虽然现在新安到曼谷的铁路已经修通,但是众所周知,伴随着集装箱的出现,铁路的运输优势,已经是昨日黄花,世界已经被集装箱所改变,全世界所有的经济体以及经济重镇都将转向沿海或者沿江可通航区域!”

    接着方景仁又直接说出了他的判断:

    “从这一点上来说,掸邦的经济几乎没有发展前途……”阅读库 www.yeudusk.comyeudusk www.yeudu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到过去做财阀》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到过去做财阀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回到过去做财阀》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