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谣言对谣言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风起宁古塔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谣言对谣言
(阅读库www.yeudusk.com)(阅读库 www.yeudusk.com)    贾平安身边的宗师,好像只有一位欧阳圣是中期,这位还是天下教的叛徒。另两个都只是初期而已。

    除非数量足够,不然面对强之太多的质量,数量根本就不会起什么作用。

    脸上带着轻松,进入了古郡,并很快就找到了秦王府所在之地。

    确切地说,这里不过就是贾平安临时所住之地,他在哪里,哪里就是秦王府。

    远远观之,就可以看到有黑卫在附近巡逻,不远,还有黑骑卫骑马而过,几分钟一趟,保护等级之严密,倒是有些出乎了太史亮的意料。

    可无所谓啦,他又不是要强攻,而是偷袭。

    围着秦王府转了一圈,在心中记住了周边的地形,包括晚上动手时的切入点,从哪里进入,再从哪里撤出,都有了数后,这便在附近寻了一普通的小院进入休息。

    小院里没有人,他就进了主厢房。

    就算是有人也没事,大不了直接杀了就是。

    高手都是很骄傲的,也不会把普通人当人,放在眼中。

    尤其是天下教里这些高手们,嘴上喊着仁义道德,什么为了天下的苍生。可实际上,就属他们眼中等级观念最强。

    就像是总教那些人,只愿意与大统或是大夏这些上国合作,其它下国,好似都不配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一般。

    名为天下教,却不为天下人着想,习惯于走上层路线,使得他们的出发点就错了。

    错的事情、错的目标,最终得出的,只会是错的结果。

    太史亮来了,贾平安并不知晓。

    古郡现在人口足有十几万,妥妥的大城重城。

    纵然就算是小黑在天空中盘旋、地上还有捕头,以及雪花手下的一些情报人员密布于四处,但想完全监控每一个入城之人,也不可能做到。

    大战再即,贾平安需要忙的事情有很多。

    今天,贾诩被他叫了过来,一起商量着有关一个叫人心的问题。

    贾平安不担心军队,经过了数个月的训练,现在军心士气完全可用。倒是民间百姓因为没有了豪绅的压迫,反而有些不太习惯,最是容易多想的时候。

    “王上,臣派人查过了,民心的确有些不稳。别看豪绅被杀了不少,但还是有些表现看起来顺从,但实际上却一直想要翻身的豪绅,他们借着自己以前的影响力放出消息,说是宣军主力到来,秦军必然失败,那个时候,豪绅还会是豪绅,被分出去的田地还是会重新归他们所有的。也因此,很多百姓虽然分到了田地,却不敢去种,生怕一切会改回去,他们的努力会为别人做了嫁衣。”

    说起这些的时候,贾诩颇是有些无可奈何。

    豪绅是不可能杀光的。

    毕竟有的豪绅,在地方上影响力极广,且由于伪装的不错,有的还有大善人或是孟尝君的称号。

    这些人表面上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也不能因为他们从祖辈手中接管了大量的土地,就把他们给杀了,或是拉去做苦役,这样的话,秦军岂不是要不讲道理了。

    贾平安可是不止一次的说过,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对于有问题的人,也不必要一棍子打死,能给改正的机会还是要尝试的。

    现在好了,就因为这种仁德,反而让一些豪绅变得有恃无恐起来。

    “这样的说法很多吗?”

    “很多,几乎每一个城池和村落里都有。尤其是一些偏远的村庄,我们派去的人手有限,又是以外来的身份进驻,影响力反倒不如当地的豪绅。”

    “嗯,那你怎么看?”贾平安有意考量贾诩,这可是他很看重的人,与自己一起,连贾氏的身份都不要了,名字被踢出了族谱,凭着这一条,他就不能对不起人家。

    “王上,臣愚笨,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要不然...把所有的豪绅都给抓起来?”

    贾诩尝试地问着。也就是他才会这般的大胆,毕竟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可是贾平安的说的,现在他要把所有人都抓了,就是在指责王上政策的不对。

    “没用的。”

    贾平安摇了摇头。“你自己也说了,豪绅于当地盘根错节,他们的亲朋太多了,就算是把他们抓了起来,其它人就不会说什么了吗?反而还会认为我们行事太过霸道,且政令总是朝令夕改,这样的印象一旦形成,后果更加严重。”

    “那要怎么做。”

    “以谣言对谣言。”

    “谣言对谣言?”贾诩瞪大着眼睛,有些听懂了,但又好像没有完全的听懂。

    “这样,你马上安排人手,放出风声,就说宣军说了,只要打败了秦军,所有之前分得土地的百姓,不管种与没种的全都会杀掉。就说,这是豪绅与宣军商量的结果。”

    “有这样的事情?”贾诩听闻,脸上还露出了惊容。

    可跟着,在看到贾平安脸上带笑的时候,突然间明白了什么是以谣言对谣言。“妙,妙呀。”

    “行了,少在这里拍马屁,马上去做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此事传的人尽皆知。”贾平安呵呵地笑着。

    他前世可是主政过一方的,也曾与地头蛇交过手。

    有的对手,就在当地有着很强的群众基础,蒙骗了不知道多少人。

    这样的对手实在是难缠,一步错就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到被动之中。尤其伴随网络的发达,往往一件小事,也会被有心人无限的扩大,造成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分离人心,就是一种解决事情的最佳办法。

    只要让群众主动与有问题之人分离,双方成为了对立面,那自己就等于多了无数帮手,一些事情再做起来,就会无比顺利。

    豪绅阶层,多年以来无不是打下了强大的根基,想要对付他们的确不易。

    可说到底,是没有用对办法。

    是没有找到关键点下手罢了。

    豪绅横行的基础是什么?

    不是有多少的田产,更不是有多少的资产,而是当地百姓需要靠他们而活。

    一旦没有了百姓的支持,就算是良田再多,又有何用?

    没有人帮你去种地,几年时间,良田就会变成荒地,所谓的良性资产就会变了性质。

    有些豪绅看出了这一点,便对为他们卖命的百姓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跟着就得了一个大善人的称号。

    可骨子里,这些豪绅会对百姓好,还是为了自己好,为了更好的行剥削与压迫之事罢了。

    贾平安正是看透了其本质,这才决定从根子里下手。

    豪绅不放谣言,他还想不到这个办法呢。

    你不仁,莫怪我不义嘛。

    涉及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安全,醒悟过来的百姓就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逼得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毕竟有些百姓有把子力气,就算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做佃户也能勉强的活着,可能生活没有质量,但不至于去死吧。

    现在,事情涉及到了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就无法在左右摇晃,就必须要做一个选择。

    怪不得贾诩直呼妙哉。这种只有死与活两个选择之下,百姓就只能选择坚定的站在秦军这一边。

    甚至为了可以活下去,他们还会在心中祈祷秦军不要败,还会想着主动做些什么。

    对策有了,但谣言放出去也是需要时间的,贾平安需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谣言的发酵之后,看看结果是不是会如自己所愿。

    贾诩走后,贾平安又叫来了郭同方,这位现在主管后勤物资的大臣。

    佟维兴的死,对郭同方是有些影响的,他可是通过此人才投在了贾平安的门下。

    但要说影响力有多大,也未见得。

    从佟维兴被豪绅暗中拉拢,思想上有了变化,开始明着暗着反对贾平安的时候,郭同方就料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一个好的臣子,要学会适应主子。

    哪怕主子的所为不合你的想法,那也只能是你错了。

    不然的话,谁让人家是主子,你是臣呢?

    这么浅显的道理,佟维兴竟然看不明白。还以为自己是什么圣明之人呢。

    再者,你也不看看秦王是什么人?

    还是普通百姓的时候,就敢收拾他的二姑丈兴昌伯。

    有了官职后,什么武安侯、成国公包括贤王府都敢硬闯。

    定国公父子,更是当着众人之面就给杀了。

    这样的人物,又岂是你一个只会读书之人可以质疑的?

    而就算是比读书,你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呀。

    佟维兴只是当过状元。但贾平安可是教出过状元、榜眼和探花之人。

    根本就比不了呀比不了。

    聪明的郭同方,并没有去管佟维兴,更不会同流合污,而是老早就有意拉开了距离。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佟维兴死了,但他郭同方还活着,这就是明证。

    就像是和绅虽贪,但能力的确是有的,管理朝政这方面可以一个顶三甚至是更多。

    反观纪晓岚,除了弄出四库全书之外,还有什么本事?

    真让他站在和绅的角度去做什么实事,呵呵,定是一团糟。

    郭同方就是有本事的聪明人,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做。如此,佟夫子死后,他不仅没有受连累,反而还被提拔重用,成为了主管后勤的大臣。阅读库 www.yeudusk.comyeudusk www.yeudu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风起宁古塔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风起宁古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风起宁古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风起宁古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