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豆腐青天赵有禄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清妖第25章 豆腐青天赵有禄
(阅读库www.yeudusk.com)(阅读库 www.yeudusk.com)    谟尔赓额去藩台衙门时,曹振镛也在城中闲逛,最后在一家离江安粮道衙门隔了两条街的茶馆点了壶茶坐下。

    这家茶馆看着并不起眼,出入其中的也都是贩夫走卒,如此给客人提供的茶水肯定不是什么好茶。

    好在,曹振镛的心思根本不是喝茶,自是不在意茶好茶坏。

    选在这里,也是因为方便打听。

    开始茶馆客人并不多,但到了响午客人便多了起来,茶馆也变得很是热闹。

    茶客们谈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谈论江宁官场的,更休说谈论曹振镛的目标人物赵有禄。

    听了片刻,曹振镛寻思这样不行,得主动出击跟邻座的几位客人打听一下赵有禄。

    此地离江安粮道衙门就隔了两条街,附近人没理由不知道新上任的赵道台的,只要能搭上话,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容易就能聊开。

    是好,是坏,百姓的眼睛最亮!

    正琢磨如何不引人注意的切入时,门口却来了三个背着包裹的庄稼汉,一进来就要伙计给他们一壶最便宜的茶水。

    有茶客见这三人风尘仆仆,便好奇问三人从何处而来。

    “我们是打滁州过来的。”

    说话的是三人中较为年长的男子,看着四十来岁的样子。

    “滁州的?”

    柜台上的掌柜闻言朝三人看去,“听说你们滁州今年又遭灾了?”

    “是啊,老家打去年底到现在一滴雨都没下过,地里的庄稼都快绝收了,我们在老家实在呆不下去,就寻思来江宁城找点活干干,省得在老家饿死。”

    中年男子说话间伙计将一壶茶拎了过来,不待伙计动手中年男子就拎起茶壶倒满三个大碗,跟同伴端起“咕嘟咕嘟”喝了个干净。

    这是有多渴啊?

    曹振镛细细打量三人,发现三人脚上穿的都是草鞋,有一个怕是鞋底子都要磨破了。

    淮北今年闹灾的事他在京里也听说了些,但地方上报的情况似乎没有三人说的这么严重,现在看来定是地方官为了政绩瞒报灾情。

    不禁轻叹一声,暗自摇头。

    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吏治腐败,地方官们欺上瞒下。

    好在安徽巡抚朱珪是朝中有名的清官,有朱大人在,纵是安徽灾情严重些也能及时救济。

    有一上了年纪的茶客看了三人样子忍不住唏嘘道:“这阵江宁来了不少你们滁州的人,好多都是一路要饭过来的,唉,这老天爷不让人活,这人呐还真就不好活。”

    “可不是这理么,家家户户都在要饭,要不是赵大人顶着巡抚衙门的压力把库里的粮放给百姓,指不定得死多少人呢。”

    说完,中年男子将茶碗放下拿脏兮兮的袖子把嘴边一抹,伸手又到怀里摸了两枚铜钱搁在桌上。

    伙计刚想将两枚铜钱收下,掌柜却道:“算了,他们也不容易,这壶茶算我请的。”

    “啊?那怎么好意思,喝茶给钱天经地义,掌柜这铺子也是小本买卖”

    中年男子是个忠厚人,执意要伙计收下茶钱。

    掌柜见状打柜台走了过来,将两枚铜钱硬塞在那中年男子手中,笑道:“我祖上也是滁州的,说起来我们是半个老乡,这请老乡喝壶茶有什么大不了。”

    言罢,随口又问道:“你刚才说的把库里存粮放给百姓的赵大人是哪位?”

    “是我们安徽粮道赵有禄赵大人,赵大人可真是好官呐!”

    说话的是三人中最小的年轻人,不无气愤道:“那帮看库的明知咱们百姓没粮吃,却死活不肯把粮食放给百姓,上面的巡抚衙门也说什么库粮不能轻动,谁要擅动就杀谁的头!可掌柜知道赵大人是怎么说的吗?”

    “赵大人说什么了?”

    不仅掌柜好奇,茶馆内所有茶客都好奇那赵大人说了什么,纵是曹振镛也是竖起耳朵迫切想知道答案。

    “赵大人说仓谷再重要,也不及百姓的命重要,只要能活百姓的命,哪怕朝廷事后杀他的头,他也无怨无悔.要不是赵大人及时下令开库放粮,我们村上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呢.”

    年轻人说完朝一众茶客激动叫道:“各位说赵大人是不是好官!”

    话音刚落曹振镛隔壁桌的一茶客就起身道:“若你说的是其他人我是不信的,但你说的这位赵大人我却是信的,因为赵大人的确是一心为民的好官!”

    又有一茶客拍案道:“不错,这位赵大人我也知道,自从他上任粮道以来,可着实替我们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我家门前那条臭水沟大伙知道吧,就是赵大人带头整治修理的,赵大人还为这条河起了个新名字,叫惠民河!”

    说到这,那茶客顿了顿,“啥叫惠民河,就是给咱们百姓实惠的河!要是天底下当官的都像赵大人这样一心给咱们百姓实惠,那这世道得好成啥样!”

    “要说赵大人呐,你们没谁比我更了解的。我家邻居就是在粮道衙门当的差,听他说赵大人为了替咱百姓办实事把自个的俸禄都捐了,结果家里一大帮子人没了吃喝用度,为了贴补家用,赵夫人竟从外面偷偷拿些女红活回去做。”

    “老齐,你说的这事都哪年老黄历了,有件事说出来你们都不信。就前几天经常在菜场捡菜叶的那个妇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是谁?”

    “就是赵大人的丈母娘!”

    “啊!”

    茶馆里惊声一片,堂堂四品道台的丈母娘都得出来捡菜叶,这赵大人得清廉到什么程度。

    莫不是海瑞海青天复生?

    曹振镛也叫茶客们说的这些事惊住了,怎么也无法将一幸进小人与茶客们所说的清官好官联系到一起。

    这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啊!

    可偏偏这些事是从百姓口中说出,由不得他不信。

    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茶客们的议论仍在继续。

    “我还听说赵大人每天三餐只吃豆腐清汤,所以有人管他叫豆腐道台。”

    “赵大人为了方便百姓到衙门办事,不仅把衙门大门给拆了,还定了死规矩,谁敢收百姓一文钱门包,就让谁滚蛋!”

    “粮道衙门大堂那口铁棺材你们看过没有,赵大人说了如果发现谁贪赃枉法祸害百姓,就把这人尸骨烧了放棺材里面,一直堆满为止。”

    “我可是亲眼看到赵大人好几次带人给附近居民打扫卫生,挑水劈柴的。”

    “赵大人就给我家挑过水,到饭点时我娘拉着赵大人非要请他吃饭,可赵大人却是死活不肯在我家吃饭,最后不得已才喝了我娘端的一碗水,说什么当官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卖烧饼。”

    “赵大人说做人做官都要跟豆腐一样清清白白,只要心中装有百姓,百姓就会心向朝廷。”

    “.”

    一桩桩、一件件关于赵有禄为民办实事的事迹不断击打着曹振镛的内心,令得这位前户部尚书之子的官二代陷入深深迷茫。

    赵有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赵大人这种好官才是四品官,朝廷对他也太不公平了,照我说像赵大人这样的好官清官,得做总督巡抚才对!”

    “对,赵大人官做的越大,咱们百姓就越有福!”

    “我等有幸能与赵大人这样的青官同处一片青天之下,实是我等几辈子修来的福份啊!”

    “.”

    茶馆里每一个客人脸上散发的都是无比崇敬之色,也是发自肺腑由衷的赞扬一心为民的赵有禄。

    此情,此景,令得曹学士久久不能消化。

    粮道衙门内,被百姓赞誉为“豆腐青天”的赵安正在吃饭。

    在值房吃的。

    今天是道台接待日,赵安亲自接见各地前来粮道衙门诉苦诉冤的百姓。

    粮食系统不存在什么刑事冤案,就是多征少征以及敲诈勒索的琐事。

    但赵安的态度是百姓无小事,哪怕再小的事只要找到他,都要第一时间处理。

    忙的是天昏地转,以致连吃饭时间都要拿出来处理事情。

    吃的还真就是一碗咸菜炖豆腐,一碗豆腐青菜汤,以致前来诉冤的百姓都看的为之难过。

    有百姓关切道:“赵大人,您这天天吃豆腐,身体能扛得住么?还是吃点肉吧。”

    “本官有穿有住还有豆腐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老乡,我们为官之人少吃一顿肉,你们百姓就能少一分负担啊。”

    好不容易到了下班时间,忙了一天的赵安是腰酸腿疼,好在接待日很是圆满,现场处理了七件事,此外批文下发处理五件。

    百姓相当满意。

    回到后衙,婉清就一脸不高兴的迎了过来,嗔道:“我哪会做什么手工活,你看看我这手都叫针戳成什么样了.我不做了,要做你让罗春兰去做,反正都是做给外人看的,谁做不是做。”

    说完,伸出细嫩右手给丈夫看,果然右手扎破了好几处,赵安看的很是心疼,一边将婉清小手合在掌心,一边道:“不行你就和娘一起去捡几天菜叶吧另外下次再做豆腐时别用猪蹄汤炖了,我都吃腻了,换成鸡汤炖,有营养。”阅读库 www.yeudusk.comyeudusk www.yeudu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清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清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清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清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