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www.yeudusk.com)(阅读库 www.yeudusk.com) 京师,军机处。
通政使司刚刚呈上一道有趣的折子,是浙江巡抚上报的,说是宁波招宝山数日前于暴雨中惊现三条巨龙缠斗,一龙重伤坠亡,龙肉为当地百姓分食。另两条龙又接着缠斗,后双双飞入东海消失不见。
有一山民获那重伤之龙的龙颌骨,卖给当地富商得20两白银。
现任浙江巡抚长麟是宗室出身,此前在江苏做过巡抚,后因时任浙江巡抚的福崧治库有方署两江总督,加之还有亏空没能还上,老太爷便让福崧与长麟这两个大区“经理”对调了一下。
今日当值的军机大臣是和珅同董诰。
军机大臣各自有分工,董诰分管的就是户部汉尚书事,同时兼武英殿总裁,两次图形紫光阁。
在军机处排名第五,排名高于分管礼部的王杰,以及接替孙士毅入军机处的松筠。
浙江方面上报这条关于龙的奇闻趣事让董诰不禁想到三年前一桩旧事,其对和珅道:“乾隆五十三年,江苏上报太湖渔民目睹三条巨龙缠斗,一金龙、一白龙、一青龙,后金龙以一敌二获胜,渔民称那金龙张牙舞爪,夭矫无比,至风雷平息后方消失现浙江又报有三龙缠斗,莫非与太湖那三条龙有关?”
“噢?”
和珅接过董诰递来的折子,看后不禁笑道:“这世上哪有龙,长麟怎么能将这种无稽之谈奏于朝廷呢,真若有龙,为何不将那龙颌骨送来京师?我看那所谓龙颌骨多半是山民用别的牲畜骨头蒙骗富人的把戏。”
放下折子,又笑着说道:“去年安徽也报潜山遭雷暴袭击,劈死池中巨蛇及柳树藏匿的猴形怪物,说什么此蛇乃真龙属渡劫失败,在我看来全是一派胡言。”
地方上报这些志怪传闻,和珅是一点也不信,“政治”嗅觉极高的他同时吩咐董诰道:“这折子打回去,不可奏于皇上知道。”
“这?”
董诰显然没有和珅“专业”,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问题。
和珅解释道:“真有三龙,那我大清谁是金龙,谁是白龙,谁又是青龙,这次重伤坠亡的又是什么龙?天无二日,况三龙?”
听和珅这么一说,董诰立时警醒,暗骂浙江巡抚长麟也是糊涂,怎么能将这种传闻当成正事上报朝廷呢。
真要递上去,皇上肯定大怒。
和珅这边继续处理手头公文,统军出征高原的大将军福康安上奏称所部战马数量不足,请朝廷予以调拨。
这种小事自也不必惊动老太爷,和珅直接以老太爷口吻拟旨陕甘总督勒保,命从麾下甘肃绿营调1500匹供福康军使用,另外责青海办事大臣奎舒通过青海蒙古王公再从各旗采购3000多匹马供索伦达斡尔兵骑用。
又责令陕甘、四川方面于进高原路上多设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派绿营兵和当地蒙古兵共同驻守,以确保消息通畅。
处理极为得当,并无任何不妥。
拟完,放下笔,准备闭目休息一会,章京又呈两份专折进来。
一份是安徽巡抚朱珪的,一份是两江总督孙士毅的。
前者竟是摘参江安粮道赵有禄未经允许擅自开仓放粮,并以开仓放粮救民为名实行隐瞒亏空事实,请求朝廷从重处置赵有禄。
后者则是上报朝廷安徽今年多地发生旱灾,有地方整至大半年没下过一滴雨,以致旱情严重,个别地区已经人相食,卖儿卖女卖妻则为普遍现象。
孙士毅折子里只是关于灾情的具体情况,并未指安徽方面救灾不力,看着只是一份很是客观的报告。
和珅看过之后,皱眉问那呈折子的章京:“这两道折子是怎么送来的?”
那章京忙道:“回中堂话,安徽巡抚的是专折进京,两江总督的是折差快马。”
专折进京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按正常渠道发往京师,即专折进京,走的是驿道,通常三到五天。
另一种则是类似八百里加急的折差快马,最快两天就能送达。
和珅听后若有所思看向董诰:“董大人怎么看这两件事?”
“督粮道未经允许擅自放粮乃大罪,不过若是出于救民目的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只是,”
有些话董诰也不便明言,因为安徽巡抚参的可不是赵有禄私自开仓,而是参的是赵有禄借放粮名为民行隐瞒亏空事实。
两件事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何况众所周知,那赵有禄是你和中堂的人,如此,叫他董诰怎么说?
“和大人,是不是递上去?”
安徽巡抚朱珪是“摘参”督粮道赵有禄,按规定军机处必须第一时间将折子呈到御前供皇帝决断。
和珅没立即答复,而是召来一笔帖式,问其皇上现在何处。
笔帖式道:“禀中堂,皇上在撷芳殿考察诸位皇孙学业呢,成亲王、嘉亲王、仪郡王他们都在呢。”
“你退下吧。”
和珅摆了摆手,撷芳殿是专门供皇孙学习所在,皇上会定期过去审阅皇孙课业,此时也是祖孙情浓之时,因此犹豫现在去撷芳殿奏事会不会惹皇上不高兴。
董诰知和珅顾虑所在,然“摘参”当事双方一个是巡抚,一个是粮道,又事关安徽灾情,兹事体大,故认为即便皇上不快,身为臣子的他们亦当如实奏禀。
和珅沉默片刻,同意去撷芳殿奏事。
董诰虽与他不是一路人,且时常在一些事情上与自己持不同看法,但相比王杰此人明显圆滑的多,因此倒不虞董诰会偏帮朱珪说话。
因二人都被老太爷赏紫禁城骑马特权,故双双骑马前往撷芳殿。
撷芳殿中,老太爷正在考校年仅十岁的皇孙绵宁学业,这个绵宁便是嘉亲王永琰的嫡次子。
因永琰嫡长子两岁便夭折,因此绵宁实际就是永琰嫡子。
对绵宁这个才十岁的皇孙,老太爷明显喜欢的很,特命礼部右侍郎汪廷珍、翰林侍读学士徐颋担任绵宁的课外辅导老师。
除了绵宁外,在撷芳殿学习的还有去年已故质亲王之子绵庆,仪郡王次子绵懋等人。
这些都是尚未成年的皇孙。
成亲王永瑆的几个成年儿子都不在撷芳殿学习,其次子绵懿过继给早逝三阿哥永璋,袭了贝勒爵。
四子绵偲则过继给十二阿哥永璂袭贝勒爵,如今在名下的只有长子绵勤、三子绵总。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老太爷偏爱永瑆,因为别的兄弟生的孩子没一个过继的,只有永瑆生的才过继给已故兄长们为嗣。
老太爷这时随手翻开《论语》,指着其中一句问绵宁:“克己复礼,此句何解?”
绵宁侧头想了想,以稚嫩的童声大声道:“孙儿以为,此意乃指克制私欲方能归复周礼。如皇祖每日寅时起身批阅奏章,便是克己;修订《四库全书》以彰文治,正是复礼。“
“噢?说的好,说的好啊!”
绵宁的回答让老太爷颇为满意,很是高兴的对边上伺立的几个儿子包括几位专门教皇子读书的老师道:“绵宁这孩子很像朕小时候啊,朕记得当年圣祖爷也是这般考校朕的,不过朕当时的回答可不如绵宁这孩子。”
此话一出,成亲王永瑆立时色变看向弟弟嘉亲王永琰,却发现这位弟弟脸上只挂着对儿子称许的淡淡笑容,一点也没有因为儿子获得皇阿玛称赞喜形于色。
八哥仪郡王永璇注意到永瑆变色,却是微哼一声,什么也不在意的样子,对哪个弟弟当皇帝,将来又哪个侄子当皇帝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因为他知道皇阿玛不待见自己,本身也是瘸子,根本无缘皇位,索性就超脱做个局外人。
皇阿玛要他陪衬就陪衬,不要他陪衬就回家喝酒抱美女,这个心性和只被封为多罗贝勒的十七弟永璘很是相似。
“皇上,这是几位皇孙的课本。”
将几位皇孙平日课本呈上的是不久前刚从国子监调到撷芳殿充当“助教”的博士吴卫平,此人去年才进京任的职事,一开始安排在国子监当博士授课,后来选给皇孙授课“助教”时别的博士都嫌苦,这吴卫平却是自告奋勇,自然而然被派了过来。
同讲师不同,这助教的活很累。
与其说是助教,不如说是打杂,不仅要帮讲师们备课,还要照顾皇孙们生活,都是些琐事。
这职事在前明是由太监充当的,也就是所谓“大伴”。
本朝不用太监,故多从翰林院和国子监挑选博闻之士,且必须是进士出身。
撷芳殿是皇孙学习所在,不是皇子学习所在,故哪怕是“投机”愿来者也少,毕竟这“投机”年限未免太长,弄不好皇孙没成为皇子前,自个就挂了。
吴卫平愿意来的原因其实就是他年龄大了,仕途发展基本等于零,所以真就无所谓。
不过吴卫平在撷芳殿对嘉亲王之子绵宁却是十分照顾,以致小绵宁十分喜爱这位吴老师。
吴老师呈给老太爷的皇孙课本,小绵宁也是第一份。
这个看着很平常的举动却让边上的嘉亲王多看了吴老师两眼,老太爷这边自然也是拿的绵宁课本来看,见小绵宁字写的端正,功课做的也甚是不错,不禁越发喜欢,拉着小绵宁的手道:“待秋天,皇祖带你去木兰骑马打猎好不好?”
“好!”
小绵宁的声音回的很大,因为他听阿玛说过皇祖年纪大了耳朵不太好使。
把个老眼昏花的老太爷逗的皱纹都多出好几道来。
纵是永瑆这个伯父也是对侄儿露出肯定的笑容,撷芳殿中不管私下涌动的是什么,表面来看无疑是爱新觉罗大家族的一场亲子大秀。
可惜,和珅同董诰不晓得好歹的过来坏了这场家庭亲子秀。
“这个赵有禄怎么净给朕惹麻烦的!”
老太爷果然很不高兴,连和珅递上的折子也不看。
“主子,朱珪是摘参赵有禄,奴才不敢压着不报。”
和珅一边解释,一边将两江总督孙士毅的折子打开,“安徽那边的灾情也很严重,孙士毅说有些地方已经人相食了,若孙士毅所奏为实,则赵有禄擅开官库放粮情有可原。至于朱珪所奏其以放粮为名掩瞒亏空,奴才以为可着人彻查。若为实,请皇上从重处置。若不实,亦请皇上还他公道。”
“安徽灾情这么严重么,怎么先前安徽没报的?”
老太爷皱眉,让和珅将孙士毅折子读与他听。
和珅自是大声读出。
董诰在边上没吱声,只是若有似无的看了嘉亲王永琰一眼。
未想,老太爷忽的也看向嘉亲王:“永琰,朱珪是你的老师,安徽出了这么大的事,你有什么意见?”
永琰忙上前恭声道:“父皇,朱珪是儿臣的老师,儿臣不敢言老师长短。”
老太爷点了点头,为师长讳乃圣人教道,不管永琰说老师好还是说坏,都是有违学生之道的。
董诰开口了,道:“皇上,臣以为当派人到安徽查看灾情,若两江总督所奏属实,则户部当立即调拨赈灾款项,不可使百姓流离失所。”
老太爷点头道:“你管着户部,就让户部派人去安徽看看。”
“臣遵旨!”
董诰应下。
成亲王永瑆却开口道:“皇阿玛,安徽的灾情固然重要,但一省巡抚摘参一省督粮道也是本朝闻所未闻之事,儿臣以为这件事也当查清,免得混淆视听。”
“奴才也是这个意思。”
和珅见老太爷要起身,赶紧上前搀扶,未想老太爷却摆手示意不用他扶,而是搀着嘉亲王之子小绵宁的手缓缓来到屋外,继而竟是弯腰问小绵宁:“皇祖考考你,这件事换作是你当如何处置?”
小绵宁没想到祖父出了这么一个问题给他,一时有些错愕,本能看向阿玛,却见阿玛朝自己微微摇头,也不知阿玛这摇头什么意思,便道:“皇祖,安徽的巡抚参安徽的道台,孙儿觉得这个安徽是有问题的,不如让别省的官去查这事,省得安徽的官勾结隐瞒皇祖。”
听了孙儿这个回答,老太爷也是愣了下,继而哈哈一笑:“那你觉得让哪个省的官去查安徽好?”
“当然是邻近的省了,安徽邻近的省是?”
小绵宁歪了歪头,“是江苏么,皇祖?”阅读库 www.yeudusk.comyeudusk www.yeudusk.com
通政使司刚刚呈上一道有趣的折子,是浙江巡抚上报的,说是宁波招宝山数日前于暴雨中惊现三条巨龙缠斗,一龙重伤坠亡,龙肉为当地百姓分食。另两条龙又接着缠斗,后双双飞入东海消失不见。
有一山民获那重伤之龙的龙颌骨,卖给当地富商得20两白银。
现任浙江巡抚长麟是宗室出身,此前在江苏做过巡抚,后因时任浙江巡抚的福崧治库有方署两江总督,加之还有亏空没能还上,老太爷便让福崧与长麟这两个大区“经理”对调了一下。
今日当值的军机大臣是和珅同董诰。
军机大臣各自有分工,董诰分管的就是户部汉尚书事,同时兼武英殿总裁,两次图形紫光阁。
在军机处排名第五,排名高于分管礼部的王杰,以及接替孙士毅入军机处的松筠。
浙江方面上报这条关于龙的奇闻趣事让董诰不禁想到三年前一桩旧事,其对和珅道:“乾隆五十三年,江苏上报太湖渔民目睹三条巨龙缠斗,一金龙、一白龙、一青龙,后金龙以一敌二获胜,渔民称那金龙张牙舞爪,夭矫无比,至风雷平息后方消失现浙江又报有三龙缠斗,莫非与太湖那三条龙有关?”
“噢?”
和珅接过董诰递来的折子,看后不禁笑道:“这世上哪有龙,长麟怎么能将这种无稽之谈奏于朝廷呢,真若有龙,为何不将那龙颌骨送来京师?我看那所谓龙颌骨多半是山民用别的牲畜骨头蒙骗富人的把戏。”
放下折子,又笑着说道:“去年安徽也报潜山遭雷暴袭击,劈死池中巨蛇及柳树藏匿的猴形怪物,说什么此蛇乃真龙属渡劫失败,在我看来全是一派胡言。”
地方上报这些志怪传闻,和珅是一点也不信,“政治”嗅觉极高的他同时吩咐董诰道:“这折子打回去,不可奏于皇上知道。”
“这?”
董诰显然没有和珅“专业”,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问题。
和珅解释道:“真有三龙,那我大清谁是金龙,谁是白龙,谁又是青龙,这次重伤坠亡的又是什么龙?天无二日,况三龙?”
听和珅这么一说,董诰立时警醒,暗骂浙江巡抚长麟也是糊涂,怎么能将这种传闻当成正事上报朝廷呢。
真要递上去,皇上肯定大怒。
和珅这边继续处理手头公文,统军出征高原的大将军福康安上奏称所部战马数量不足,请朝廷予以调拨。
这种小事自也不必惊动老太爷,和珅直接以老太爷口吻拟旨陕甘总督勒保,命从麾下甘肃绿营调1500匹供福康军使用,另外责青海办事大臣奎舒通过青海蒙古王公再从各旗采购3000多匹马供索伦达斡尔兵骑用。
又责令陕甘、四川方面于进高原路上多设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派绿营兵和当地蒙古兵共同驻守,以确保消息通畅。
处理极为得当,并无任何不妥。
拟完,放下笔,准备闭目休息一会,章京又呈两份专折进来。
一份是安徽巡抚朱珪的,一份是两江总督孙士毅的。
前者竟是摘参江安粮道赵有禄未经允许擅自开仓放粮,并以开仓放粮救民为名实行隐瞒亏空事实,请求朝廷从重处置赵有禄。
后者则是上报朝廷安徽今年多地发生旱灾,有地方整至大半年没下过一滴雨,以致旱情严重,个别地区已经人相食,卖儿卖女卖妻则为普遍现象。
孙士毅折子里只是关于灾情的具体情况,并未指安徽方面救灾不力,看着只是一份很是客观的报告。
和珅看过之后,皱眉问那呈折子的章京:“这两道折子是怎么送来的?”
那章京忙道:“回中堂话,安徽巡抚的是专折进京,两江总督的是折差快马。”
专折进京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按正常渠道发往京师,即专折进京,走的是驿道,通常三到五天。
另一种则是类似八百里加急的折差快马,最快两天就能送达。
和珅听后若有所思看向董诰:“董大人怎么看这两件事?”
“督粮道未经允许擅自放粮乃大罪,不过若是出于救民目的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只是,”
有些话董诰也不便明言,因为安徽巡抚参的可不是赵有禄私自开仓,而是参的是赵有禄借放粮名为民行隐瞒亏空事实。
两件事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何况众所周知,那赵有禄是你和中堂的人,如此,叫他董诰怎么说?
“和大人,是不是递上去?”
安徽巡抚朱珪是“摘参”督粮道赵有禄,按规定军机处必须第一时间将折子呈到御前供皇帝决断。
和珅没立即答复,而是召来一笔帖式,问其皇上现在何处。
笔帖式道:“禀中堂,皇上在撷芳殿考察诸位皇孙学业呢,成亲王、嘉亲王、仪郡王他们都在呢。”
“你退下吧。”
和珅摆了摆手,撷芳殿是专门供皇孙学习所在,皇上会定期过去审阅皇孙课业,此时也是祖孙情浓之时,因此犹豫现在去撷芳殿奏事会不会惹皇上不高兴。
董诰知和珅顾虑所在,然“摘参”当事双方一个是巡抚,一个是粮道,又事关安徽灾情,兹事体大,故认为即便皇上不快,身为臣子的他们亦当如实奏禀。
和珅沉默片刻,同意去撷芳殿奏事。
董诰虽与他不是一路人,且时常在一些事情上与自己持不同看法,但相比王杰此人明显圆滑的多,因此倒不虞董诰会偏帮朱珪说话。
因二人都被老太爷赏紫禁城骑马特权,故双双骑马前往撷芳殿。
撷芳殿中,老太爷正在考校年仅十岁的皇孙绵宁学业,这个绵宁便是嘉亲王永琰的嫡次子。
因永琰嫡长子两岁便夭折,因此绵宁实际就是永琰嫡子。
对绵宁这个才十岁的皇孙,老太爷明显喜欢的很,特命礼部右侍郎汪廷珍、翰林侍读学士徐颋担任绵宁的课外辅导老师。
除了绵宁外,在撷芳殿学习的还有去年已故质亲王之子绵庆,仪郡王次子绵懋等人。
这些都是尚未成年的皇孙。
成亲王永瑆的几个成年儿子都不在撷芳殿学习,其次子绵懿过继给早逝三阿哥永璋,袭了贝勒爵。
四子绵偲则过继给十二阿哥永璂袭贝勒爵,如今在名下的只有长子绵勤、三子绵总。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老太爷偏爱永瑆,因为别的兄弟生的孩子没一个过继的,只有永瑆生的才过继给已故兄长们为嗣。
老太爷这时随手翻开《论语》,指着其中一句问绵宁:“克己复礼,此句何解?”
绵宁侧头想了想,以稚嫩的童声大声道:“孙儿以为,此意乃指克制私欲方能归复周礼。如皇祖每日寅时起身批阅奏章,便是克己;修订《四库全书》以彰文治,正是复礼。“
“噢?说的好,说的好啊!”
绵宁的回答让老太爷颇为满意,很是高兴的对边上伺立的几个儿子包括几位专门教皇子读书的老师道:“绵宁这孩子很像朕小时候啊,朕记得当年圣祖爷也是这般考校朕的,不过朕当时的回答可不如绵宁这孩子。”
此话一出,成亲王永瑆立时色变看向弟弟嘉亲王永琰,却发现这位弟弟脸上只挂着对儿子称许的淡淡笑容,一点也没有因为儿子获得皇阿玛称赞喜形于色。
八哥仪郡王永璇注意到永瑆变色,却是微哼一声,什么也不在意的样子,对哪个弟弟当皇帝,将来又哪个侄子当皇帝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因为他知道皇阿玛不待见自己,本身也是瘸子,根本无缘皇位,索性就超脱做个局外人。
皇阿玛要他陪衬就陪衬,不要他陪衬就回家喝酒抱美女,这个心性和只被封为多罗贝勒的十七弟永璘很是相似。
“皇上,这是几位皇孙的课本。”
将几位皇孙平日课本呈上的是不久前刚从国子监调到撷芳殿充当“助教”的博士吴卫平,此人去年才进京任的职事,一开始安排在国子监当博士授课,后来选给皇孙授课“助教”时别的博士都嫌苦,这吴卫平却是自告奋勇,自然而然被派了过来。
同讲师不同,这助教的活很累。
与其说是助教,不如说是打杂,不仅要帮讲师们备课,还要照顾皇孙们生活,都是些琐事。
这职事在前明是由太监充当的,也就是所谓“大伴”。
本朝不用太监,故多从翰林院和国子监挑选博闻之士,且必须是进士出身。
撷芳殿是皇孙学习所在,不是皇子学习所在,故哪怕是“投机”愿来者也少,毕竟这“投机”年限未免太长,弄不好皇孙没成为皇子前,自个就挂了。
吴卫平愿意来的原因其实就是他年龄大了,仕途发展基本等于零,所以真就无所谓。
不过吴卫平在撷芳殿对嘉亲王之子绵宁却是十分照顾,以致小绵宁十分喜爱这位吴老师。
吴老师呈给老太爷的皇孙课本,小绵宁也是第一份。
这个看着很平常的举动却让边上的嘉亲王多看了吴老师两眼,老太爷这边自然也是拿的绵宁课本来看,见小绵宁字写的端正,功课做的也甚是不错,不禁越发喜欢,拉着小绵宁的手道:“待秋天,皇祖带你去木兰骑马打猎好不好?”
“好!”
小绵宁的声音回的很大,因为他听阿玛说过皇祖年纪大了耳朵不太好使。
把个老眼昏花的老太爷逗的皱纹都多出好几道来。
纵是永瑆这个伯父也是对侄儿露出肯定的笑容,撷芳殿中不管私下涌动的是什么,表面来看无疑是爱新觉罗大家族的一场亲子大秀。
可惜,和珅同董诰不晓得好歹的过来坏了这场家庭亲子秀。
“这个赵有禄怎么净给朕惹麻烦的!”
老太爷果然很不高兴,连和珅递上的折子也不看。
“主子,朱珪是摘参赵有禄,奴才不敢压着不报。”
和珅一边解释,一边将两江总督孙士毅的折子打开,“安徽那边的灾情也很严重,孙士毅说有些地方已经人相食了,若孙士毅所奏为实,则赵有禄擅开官库放粮情有可原。至于朱珪所奏其以放粮为名掩瞒亏空,奴才以为可着人彻查。若为实,请皇上从重处置。若不实,亦请皇上还他公道。”
“安徽灾情这么严重么,怎么先前安徽没报的?”
老太爷皱眉,让和珅将孙士毅折子读与他听。
和珅自是大声读出。
董诰在边上没吱声,只是若有似无的看了嘉亲王永琰一眼。
未想,老太爷忽的也看向嘉亲王:“永琰,朱珪是你的老师,安徽出了这么大的事,你有什么意见?”
永琰忙上前恭声道:“父皇,朱珪是儿臣的老师,儿臣不敢言老师长短。”
老太爷点了点头,为师长讳乃圣人教道,不管永琰说老师好还是说坏,都是有违学生之道的。
董诰开口了,道:“皇上,臣以为当派人到安徽查看灾情,若两江总督所奏属实,则户部当立即调拨赈灾款项,不可使百姓流离失所。”
老太爷点头道:“你管着户部,就让户部派人去安徽看看。”
“臣遵旨!”
董诰应下。
成亲王永瑆却开口道:“皇阿玛,安徽的灾情固然重要,但一省巡抚摘参一省督粮道也是本朝闻所未闻之事,儿臣以为这件事也当查清,免得混淆视听。”
“奴才也是这个意思。”
和珅见老太爷要起身,赶紧上前搀扶,未想老太爷却摆手示意不用他扶,而是搀着嘉亲王之子小绵宁的手缓缓来到屋外,继而竟是弯腰问小绵宁:“皇祖考考你,这件事换作是你当如何处置?”
小绵宁没想到祖父出了这么一个问题给他,一时有些错愕,本能看向阿玛,却见阿玛朝自己微微摇头,也不知阿玛这摇头什么意思,便道:“皇祖,安徽的巡抚参安徽的道台,孙儿觉得这个安徽是有问题的,不如让别省的官去查这事,省得安徽的官勾结隐瞒皇祖。”
听了孙儿这个回答,老太爷也是愣了下,继而哈哈一笑:“那你觉得让哪个省的官去查安徽好?”
“当然是邻近的省了,安徽邻近的省是?”
小绵宁歪了歪头,“是江苏么,皇祖?”阅读库 www.yeudusk.comyeudusk www.yeudu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