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原典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噬恶演武,诸天除魔第222章 原典
(阅读库www.yeudusk.com)(阅读库 www.yeudusk.com)    这报馆里面,虽然摆了一座大半人高的西洋钟。

    但所用的窗户,还是老式的木格纱窗,把窗户向外掀起后,用一根竹竿撑住。

    窗台上的两样盆栽,如今花开得正好。

    在阳光下,更显得叶绿花淡,似有清香。

    拎着藤箱进来的人,抓下礼帽,按在胸口,露出一张年轻的面孔,目光惊喜的看向楚天舒。

    “霍先生。”

    报馆的老板走过来,见状惊讶道,“你们认识?”

    霍明笑道:“这位可是救过我命的楚大夫。”

    “一别虽久,楚大夫风采依旧。”

    霍明,当初是蔡山君的贴身护卫。

    虽是军中人士,但他当时是从讲武堂学校出来的,身上甚至还有几分稚气,与楚天舒年龄最是相仿。

    如今看来,他气质变得成熟不少,左边额角处,还多出一块红斑。

    楚天舒也露出笑容:“你跟这老板相熟?”

    “半年前,我带人去办一件事情,回程时,路过这里,在墙角看见半张旧报纸,上面的标题颇为惊人。”

    霍明笑道,“有个小战士见了,当场一脚就踩进这报馆。”

    “我跟进来看看,不料,一来二去,却把老板发展成了我们的朋友。”

    说话间,霍明走到桌边,放下藤箱,立刻来抓楚天舒的手腕。

    “这么久了,楚大夫你一点音讯都没有,今天要是没有什么急事的话,我们一定要好好聚一聚。”

    楚天舒顺着他的力道,坐回桌子对面,正好还是自己之前的座位。

    “我原本就要回益州去看看老朋友的,这不是刚好碰见你了吗?”

    “对了,老朋友。”

    霍明也坐下来,“钟老师当初腿上被打中一枪,不过已经养好了,马老师帮着做过些侦察任务,没受过伤。”

    “大都督身体,现在好得不得了,哦,还有一户姓孟的药商,好像也是你们的老朋友,常到鲲明走动。”

    都好啊,那就好。

    楚天舒欣然道:“那老余呢?”

    “老余。”

    霍明神色微黯,指了下自己额头,“战场上,一颗子弹从他肩上穿过来,掀掉我一小块头皮。”

    “他本来就少一条胳膊,负了这个伤之后,剩下一条胳膊也不太灵便了,如今在讲武堂里养老。”

    “要不是他机警,来推我的时候碰巧挡了那一下,那颗子弹,应该会把我头盖骨掀了。”

    霍明说罢,敛住神色,淡淡一笑。

    “虽说只是一年多没有见,但感觉上,真的好像过去许多年。”

    “刚才看见你还是这个样子,突然很开心。”

    报馆老板又送了两杯茶过来。

    他听到二人正在叙旧,推了下眼镜,有点不好意思。

    “方才我看楚先生气宇轩昂,必非等闲,想着可以为大汉军府招揽人才,还劝说他去那边定居。”

    “其实惭愧,我还没有真去过大汉府那边,只是听过很多那里的消息,常与那里来的人交谈。”

    “刚才在楚先生面前,实可谓是班门弄斧了。”

    霍明正色道:“你确实有点冒失,今天这是件好事,也是你幸运,但将来要注意,不可交浅言深。”

    报馆老板连连点头,抓了本书走到门口,背靠门框,装作借光看书,实则在帮里面的人把风。

    “河内并无军阀驻扎,生活环境还算比较宽松,也难怪老板无法保持太多戒心。”

    楚天舒端起茶杯,只嗅了嗅香气,又将之放下,问道,“我听说,这附近有名的军阀,只有一个刘雪亚。”

    “你出现在这里,莫非是你们筹谋着,要对这个镇嵩军下手?”

    楚天舒说到这个,可就来了兴致。

    原本他就准备搞事。

    但还拿这个镇嵩军举例,光是这伙军阀,就分兵驻扎于二十多个县里。

    刘雪亚本人虽有大帅府,但因为手下多是土匪转变而来,他自己要保持掌控力,也不敢掉以轻心,常常往各处巡视,行踪不定,多以电话、电报联络。

    就算能成功达成斩首战术,后续也极其麻烦。

    楚天舒之前想着,去西南看看老朋友,顺便可以找来大批帮手。

    到时候,他只要一路杀过去,后面自然有人帮他接手方方面面的事宜,约束败军,占下地盘。

    这对大汉军府也很有好处。

    相信只要楚天舒表现出足够的实力,证明这套做法的可行性。

    蔡山君等人,一定会愿意鼎力支持,主动发兵。

    兴兵总是艰辛,战争总是可恨,但这乱世之中,不以战斗,无以致和平。

    从讨袁一战,就能看出来,蔡山君他们,并不缺乏这样的决断能力。

    “我这次来,确实身负重任。”

    霍明说着,略一迟疑。

    他这一年多,经历诸多战事,谍报工作,已养成一种近乎本能的谨慎,交浅不可言深。

    但他们跟楚天舒可是生死之交。

    况且,以楚天舒对蔡山君的恩情,如果这个人忽然贪求权势,想平步青云的话。

    那肯定也是加入大汉军府最为便利,不可能为别的势力卖命。

    因此,霍明的迟疑非常短暂,就坦然说了下去,手指还点了点桌面。

    “但我的目标,就在这河内县。”

    楚天舒惊讶道:“这里能有什么?”

    霍明压低了声音:“楚大夫,以你的年纪,却是性命兼修,而且当初拳法就练到那种程度,这一年多,肯定又有进益吧。”

    楚天舒嘴角微翘,点了点头:“进步不小。”

    霍明道:“那你,有没有得到原典?”

    楚天舒面露疑惑,摇了摇头。

    霍明就仔细的解释了一番。

    传闻天地之间,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灵性的脉络。

    这脉络,宛如江河水网,但又比地上地下的水道,更加错综复杂,也远比水更为飘渺无形。

    世间每一处,都有这脉络的分支存在。

    炎黄子孙,从黄帝时期开始,就把这种脉络称之为龙脉。

    龙脉可以影响人的生活,人的生活,也可以影响龙脉。

    但龙脉变化无穷,若在不该有波澜处,有了波澜,便是灾异。

    因此从黄帝时,甚至可能更早的时候,连名称都还没有统一的时候,人们已经下意识的,想要驯服龙脉。

    不求真能服服贴贴,能驯一分是一分。

    人所施加的干涉,就渐于龙脉之中,形成种种原典。

    那些生前影响力庞大,死后声名传唱的人物,更容易在龙脉中添上一抹属于自己的特色。

    因此,龙脉原典的力量,也就有了一代代演变的过程。

    后世之人推敲出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原典”的办法。

    他们在早期,会模仿前代名人的一些事迹,设法为自己扬名,逐渐提高地位。

    倘若在相似路线的竞争中,能超越同辈,就可以得到前人原典加持。

    等到这些人,影响力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延伸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取代前人,成为新的象征。

    比他们时代更晚的人,又可以设法模仿他们的事迹。

    如此,一代代有相同,有相异,学而后变。

    人间与龙脉的联系愈发显著,术士、武人,也从各自的途径接触龙脉。

    可是,大约在东汉时期,龙脉出现莫名变化,远离人间。

    到了汉末,已是人们对龙脉利用程度的最后一次辉煌。

    楚天舒听罢,奇道:“这么说,现在龙脉回来了,而且有人已经得到原典之力。”

    霍明说道:“不是现在才回来,可能最近几十年,龙脉都在回归,只是我们以前,不曾用心探明此中秘辛。”

    楚天舒当初,倒是看出了一些端倪。

    马叔钟叔给他介绍武学演变历程的时候,就曾经提到。

    约是在汉末,曾经花样百出,博大无穷的武学流派,忽然被归拢成“三合一身,武能造神”的路线。

    绝对是在那个时代,出现了什么巨变,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后来,马叔与他闲聊时,还提过术法秘史上不少传闻。

    又有乌家寨那里,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洞神娘娘,艰难的延续,微妙的复苏。

    蔡山君借到彩云笛,离开寨子的那天,从洞内主动传出的笛声,是乌家寨的史书上,都未记载过的事。

    “相隔年代太久远,世上的人,以前基本都不知道龙脉原典已经回归,但还是有人,无意间契合了龙脉原典中的某些事迹。”

    霍明继续解释下去。

    原典回归,对神州来说,本来可能是好事。

    比如洋人们,本来已经占领天竺大片地盘。

    结果,天竺那片地方,有一群人得到了约两千年前,贵霜帝国的人物原典加持。

    虽然血脉上,他们可能完全没关系,但龙脉原典,不怎么讲究血脉。

    这些本来可能只是小有才干的人,因缘际会,得到加持后,跟洋人们斗了个难解难分。

    听说,英吉利等国内部,少部分高层得知原典回归,为了争夺原典加持,有些矛盾,也变得不可调节。

    说回神州这片土地上,阔别将近两千年的豪杰事迹。

    同样会为当世的英雄、枭雄们,带来实际的增益。

    但是,一来,神州的内斗,早就趋向不可避免的程度,得此增益,只怕斗得更烈。

    二来……

    “龙脉离去的时候,演变出的最后一批原典,是呼应汉末三国。”

    霍明喝了口茶,面色苦恼。

    “而那将星璀璨,良才如云的三国,最后人才凋敝,国力大衰。”

    “天下,是归了晋啊。”阅读库 www.yeudusk.comyeudusk www.yeudu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噬恶演武,诸天除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噬恶演武,诸天除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噬恶演武,诸天除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