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全员晕船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破冰第十六章 全员晕船
(阅读库www.yeudusk.com)(阅读库 www.yeudusk.com)    枯燥、寂寞的海上生活,哪怕有人说一声“前面有个岛”“后面飞来一只鸟”“那朵云长得真丑”……都会引起所有人的好奇和围观。

    但相比于孤独,还有两个字让几乎所有的队员们更加刻骨铭心,那就是“晕船”。

    此次出征的591名考察队队员里,有半数以上都是没坐过船的“旱鸭子”。

    每天都要面对6~7级大风和2米以上海浪带来的剧烈颠簸,密闭环境下各种柴油、机械的刺鼻气味也是如影随形。

    加上短时间内气候季节的变换、时差的变化,使得大家的“生物钟”都出现了紊乱。

    所有的不利因素集中爆发,就造成了超过60%队员晕船的局面,其中还有将近10%的比例是严重晕船。

    不但整日恶心呕吐、头晕脑胀、四肢无力,就基本的连吃饭和睡觉都成了难题。

    船上队员还为此编了很多顺口溜,比如:“两腿发软,脖子发硬,头脑麻木,五脏翻腾。”

    又比如出自郭坤的作品:“一言不发,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卧不起、十分难受。”

    赵阳住的舱室位于四层,当船只出现剧烈摇摆的时候,这里就像游乐场里的大转盘,疯狂转圈似的晃动。

    每每到了这种时候,赵阳就会放弃根本坐不住的椅子,转为趴在地上办公。

    但即使如此,依然很难减轻胃里翻江倒海的感觉,到最后他只得左手抱着个桶随时准备呕吐,右手拿着钢笔继续撰写稿件。

    类似的情况在“向阳红10”号船上比比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队员一天可能要吐20-30次,几天都吃不下东西,他们被统一称为“地道晕船户”。

    而留法地质学家刘天庄正是这群“晕船户”里的佼佼者。

    赵阳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着实被吓了一大跳,三十来岁的汉子,头发乱得跟个鸡窝似的,眼窝凹陷,面黄肌瘦,步履蹒跚,就好像刚生完场大病。

    “三天都吃不下饭了,一进到餐厅就恶心,吐到后面都是黄水胃液,医生说这样对身体伤害太大,郭队长和严班长也逼着我来吃点东西,不然估计还在床上躺着呢。”

    刘天庄虚弱地指了指打饭窗口旁边墙上的标语,白纸黑字:“坚持吃饭,战胜晕船”。

    赵阳扫视了一眼餐厅,发现在强迫自己进食的队员不在少数。

    有些晕船反应特别严重的简直就和“高压水枪”一样,刚吃下东西,就立刻喷了出来。

    这场景何其魔幻,桌上是放着饭菜的餐盘,脚下是用来呕吐的塑料桶,各种味道和声响混在一起,让人实在提不起食欲。

    从餐厅出来,赵阳还碰到了步履匆匆的马舒舒,自从船上开始出现大面积晕船后,身为护士的她也忙坏了。

    每天都要给几十个“病号”输液,甚至还有人出现了昏厥、休克的现象,最后不得不采取静脉注射葡萄糖的办法。

    从上海出发走到现在,一个月都不到时间,大部分考察队队员的体重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就连赵阳自己都瘦了有个五六斤。

    “赵阳,看到杨明没?这家伙说好来帮忙的,怎么到中午了人都找不到,该不是自己先晕在舱里出不来了吧?真是的,到时候还得让我去给他送药。”

    马舒舒还是那样风风火火,但赵阳知道她自己其实也是个“晕船户”。

    像这样顶着身体上强烈不适继续坚守岗位的人在“向阳红10”号船上还有很多很多。

    有的队员会顶着恶心钻进闷热的底舱内检修科考仪器设备;还有的会在站都站不稳的货仓里加固物资;新闻班的记者们更是手提塑料桶,一边采访一边抓紧任何一点机会来撰写稿件。

    遇到稍微风平浪静一些的时候,大家就会集体跑到飞行甲板上去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再趁此机会交流“防晕船”的心得。

    比如为了减少胃部蠕动,睡觉时双手抱膝,定时做翻滚动作,美其名曰“蹲着睡觉”;

    比如睡觉前在床头摆好干粮,晚上醒了就咬上一口,队员们管这叫“多吃,多占”。

    甚至队伍里还涌现出不少“标兵”,评选维度就三条:能吃、能吐、能完成任务。

    共chan党员们也是带头冲锋,按时按点叫大家到食堂吃饭,每天一大早就跑到甲板上做操和散步。

    期间队员们还会互相鼓劲,一起喊着口号,那东倒西歪却还坚持运动的场景,形成了一幅颇有趣味的画面。

    当然除了自我能动性,队员们能坚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再过几天船队就要抵达赤道附近的无风带了。

    那里没有海浪,没有暴雨,长时间阳光明媚,像赵阳他们乘坐的这种万吨巨轮驶入,会仿佛如履平地。

    人都是容易被“希望”驱使的动物。

    已经“谈风色变”的队员们无不期待着进入无风带的那一天到来,年轻人甚至还想好了各种庆祝活动,说到时候一定要下饵钓几条海鱼来解解馋。

    其中最积极的肯定少不了杨明,赵阳带着马舒舒的“慰问”去看他的时候,发现这位考察队最年轻的队员脸色煞白地半躺在床上,手里却还在捣鼓一只孔明灯。

    “啥意思?打算进了无风带点个灯来向马护士表白?说实话,挺俗的,我上大学那会就没人这么干了。”

    赵阳的打趣并没有让杨明停下手里的活,小心翼翼地将灯罩的最后一角粘在木框上,就算是大功告成。

    此时恰好一股汹涌的恶心感席卷而来,让他都来不及做出反应,直接就喷在了刚制作好的孔明灯上。

    那场面常人的确难以接受。

    如果不是赵阳这些天在船上已经看惯了因为忍不住而就地呕吐的情况,说不定此时此刻他也要找个桶步杨明后尘了。

    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两艘大船还在继续航行。

    赵阳好不容易收拾干净了屋子,一分钟都不想再在舱室里待着。

    他搀着杨明来到甲板上,遥遥望着远处乌云后的太阳,不禁心里感慨:“这晕船不是病,吐起来才真的要人命啊。”

    更加不巧的是太平洋上的“水手”陷入了烦恼,而在市井弄堂里的妻子也正在遭遇一件糟心事。阅读库 www.yeudusk.comyeudusk www.yeudu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破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破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破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破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