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www.yeudusk.com)(阅读库 www.yeudusk.com) 说完,都嘻嘻的笑起来。
两人一人拿着松果,一人拿着葡萄,皆剥了壳或是剥了皮喂给老皇帝吃了起来。
老皇帝很给她们面子,东西都吃了,却仍旧不肯放过方才的话头。
“你们也不必自谦,朕知道,你们虽然是朕的嫔妃,但平常也读史书,这前朝经研之道,你们或许不如那些为官作宰的人懂,但要说一点意见也发表不了,那也是假的。”
“对着朕说假话,那便是欺君之罪,你们难道想犯欺君之罪吗?”
这一番敲打,顿时让两个宫妃脸色一变。
两人齐齐跪了下来。
“臣妾不敢。”
“臣妾不敢。”
老皇帝看着她们浑身瑟缩,一副害怕的样子,心中的满足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语气也就不由得放缓了一些。
“行了,朕没有要怪你们的意思,只要你们实话实说,朕不会跟你们计较,都起来吧。”
两个宫妃这才忐忑的起身。
随后,皇帝问:“到底有什么想法,还不老实说来?”
两个宫妃对视了一眼,略一犹豫,便还是老实的道:“回禀皇上,臣妾确实有些想法,只是不知道想得正不正确。”
皇帝道:“你尽管说,正不正确,朕自有判断。”
那宫妃就认真的道:“臣妾以为,无论这人是先帝在世时的老人,还是后来提拔上来的,总归都是朝廷官员,吃的是朝廷饭。”
“方才皇上说,这位廖大人无功无过,恕臣妾大胆,要说一句这话其实不妥。”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颇有几分兴致。
“哦?你倒是说说,这话怎么不妥了?”
那宫妃道:“身为朝廷命官,本来就是该为皇上办事的,为皇上办事,就算立了功,可他无功也无过,这算什么说法?无功本就是有过啊,咱们民间有句俗话,叫占着茅坑不拉屎,呵呵呵……他啊,就属于占着茅坑,还不拉屎的这种人,既然如此,他占着这个位置,多一个无功的人,便少一个为皇上办事的人,这岂不是天大的罪过?”
这话一出,皇帝的眼睛顿时生出几分新奇。
眼眸也亮了亮。
“你还有什么见解,继续说。”
那宫妃见皇帝并不怪罪她的大胆发言,便越发有了勇气,继续道:“这廖大人一直不退任,于底下的人来说,也是一件坏事。”
“哦?怎么说?”皇帝颇有兴致。
宫妃道:“您想想,这为官做事啊,都是由上及下的,上面是什么人,怎么办事的,下面的人自然会跟着效仿。”
“臣妾虽然没有做过官,但是臣妾宫里的太监宫女也有十几号人呢,臣妾就观察啊,这后宫里的管事嬷嬷若是不作为,下面的宫女太监们,自然也就跟着偷懒不做事。”
“臣妾是一宫之主,自然不能每一个宫女每一个太监都管到,那臣妾就只能管那位管事的嬷嬷或大太监了。”
“若是臣妾一直念着情分,面对光拿月俸不干活的嬷嬷和大太监,不更换也并不惩处的话,那底下的人还怎么管,岂不是个个偷懒,都翻天了吗?”
“到时候臣妾就算是想管他们,也觉得理亏呀,毕竟严格说起来,他们也没什么错,不过是上行下效而已,到时候说不定还要来个法不责众,那这规矩可就乱了,臣妾这宫里呀,就更没办法安生了。”
皇帝听得冿冿有味。
“所以呢,你怎么做的?”
宫妃得意的笑道:“所以臣妾就把那管事的嬷嬷和大太监管得严厉些呀,不拘她是什么出身,或是有什么背景,只要她能干肯为臣妾办事,人品又忠诚贵重,那便是个好奴才。”
“不仅如此,臣妾还会给所有人机会,如果有人自己觉得,比她们更能干厉害,那也可以毛遂自荐,臣妾会一一考量,到时候即便不能顶替他们,也能安排个别的更得力的差事去估做。”
“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是人人都想往上爬,人人都会卖力办事。”
“时间一久,长此以往下来,臣妾宫里的风气自然就变得焕然一新了,臣妾也能少操许多心呢。”
老皇帝听完,不由一阵暗暗点头。
看来,连一个小小宫妃都明白的道理,他这个当皇帝的还犹豫了这么久。
倒是他委屈裴行渊了。
老皇帝不是不知道,那廖自强一直霸占着位置不干事。
但他是先帝时期的老臣,还是非同一般那种,他总要顾及几分先帝的颜面。
再加上,这些年自从裴行渊入锦衣卫以后,一直办事得力,虽然说只是个副指挥使,但在他看来,与正指挥使没什么区别。
长此以往,他渐渐也就忽略了那位正指挥使的存在。
或者换句话说,是他故意这样的。
能办事的人当副手。
正职位就放一个吉祥物在那儿呆着。
这样要,他名声和实用的好处都得到了。
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现在,裴行渊俨然已经对这样的安排很不满了。
他不想失去这个得力的助手,就不能再忽略他的感受。
想到这儿,老皇帝对徐公公道:“你去传朕的旨意,就说廖自强年纪大了,让他回乡养老,这锦衣卫正指挥使的位置,就让出来给裴行渊坐吧。”
徐公公连忙应是。
这边,旨意传出了宫城。
而另一边,裴行渊从宫里出来后,并没有回到锦衣卫办事处,而是径自回了自己在京中购置的宅子。
他购置的宅子在东大街的帽儿胡同里,是一座四进的宅院。
院子不算特别大,但位置很好,不管是距离皇城还是距离锦衣卫的北镇抚司都很近,步行也不过只需要小半个时辰,至于骑马那就更快了,只消两盏茶的功夫就到。
裴行渊是个实用主义。
那些花哨的,好玩的他都不喜欢。
就看中了一个字,近!
进了大门,早有看门的小厮看到他回来了,都是一喜,连忙唤道:“大人,您回来了。”
裴行渊“嗯”了一声,进门后,是一个照壁。
照壁上写着两行字,是当初他买这座宅子时,他的义父裴炎亲自书写刻字,然后送给他的。
只见上面写的字是: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裴行渊提着灯笼,绕过照壁,经过一片荒芜的花圃,里面是一间五楹的前厅。
前厅里燃着灯火,一位老者正坐在前厅的正中间,低着头,像是在看书。
裴行渊迈步走进去。
“义父。”
老者抬起头来。阅读库 www.yeudusk.comyeudusk www.yeudusk.com
两人一人拿着松果,一人拿着葡萄,皆剥了壳或是剥了皮喂给老皇帝吃了起来。
老皇帝很给她们面子,东西都吃了,却仍旧不肯放过方才的话头。
“你们也不必自谦,朕知道,你们虽然是朕的嫔妃,但平常也读史书,这前朝经研之道,你们或许不如那些为官作宰的人懂,但要说一点意见也发表不了,那也是假的。”
“对着朕说假话,那便是欺君之罪,你们难道想犯欺君之罪吗?”
这一番敲打,顿时让两个宫妃脸色一变。
两人齐齐跪了下来。
“臣妾不敢。”
“臣妾不敢。”
老皇帝看着她们浑身瑟缩,一副害怕的样子,心中的满足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语气也就不由得放缓了一些。
“行了,朕没有要怪你们的意思,只要你们实话实说,朕不会跟你们计较,都起来吧。”
两个宫妃这才忐忑的起身。
随后,皇帝问:“到底有什么想法,还不老实说来?”
两个宫妃对视了一眼,略一犹豫,便还是老实的道:“回禀皇上,臣妾确实有些想法,只是不知道想得正不正确。”
皇帝道:“你尽管说,正不正确,朕自有判断。”
那宫妃就认真的道:“臣妾以为,无论这人是先帝在世时的老人,还是后来提拔上来的,总归都是朝廷官员,吃的是朝廷饭。”
“方才皇上说,这位廖大人无功无过,恕臣妾大胆,要说一句这话其实不妥。”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颇有几分兴致。
“哦?你倒是说说,这话怎么不妥了?”
那宫妃道:“身为朝廷命官,本来就是该为皇上办事的,为皇上办事,就算立了功,可他无功也无过,这算什么说法?无功本就是有过啊,咱们民间有句俗话,叫占着茅坑不拉屎,呵呵呵……他啊,就属于占着茅坑,还不拉屎的这种人,既然如此,他占着这个位置,多一个无功的人,便少一个为皇上办事的人,这岂不是天大的罪过?”
这话一出,皇帝的眼睛顿时生出几分新奇。
眼眸也亮了亮。
“你还有什么见解,继续说。”
那宫妃见皇帝并不怪罪她的大胆发言,便越发有了勇气,继续道:“这廖大人一直不退任,于底下的人来说,也是一件坏事。”
“哦?怎么说?”皇帝颇有兴致。
宫妃道:“您想想,这为官做事啊,都是由上及下的,上面是什么人,怎么办事的,下面的人自然会跟着效仿。”
“臣妾虽然没有做过官,但是臣妾宫里的太监宫女也有十几号人呢,臣妾就观察啊,这后宫里的管事嬷嬷若是不作为,下面的宫女太监们,自然也就跟着偷懒不做事。”
“臣妾是一宫之主,自然不能每一个宫女每一个太监都管到,那臣妾就只能管那位管事的嬷嬷或大太监了。”
“若是臣妾一直念着情分,面对光拿月俸不干活的嬷嬷和大太监,不更换也并不惩处的话,那底下的人还怎么管,岂不是个个偷懒,都翻天了吗?”
“到时候臣妾就算是想管他们,也觉得理亏呀,毕竟严格说起来,他们也没什么错,不过是上行下效而已,到时候说不定还要来个法不责众,那这规矩可就乱了,臣妾这宫里呀,就更没办法安生了。”
皇帝听得冿冿有味。
“所以呢,你怎么做的?”
宫妃得意的笑道:“所以臣妾就把那管事的嬷嬷和大太监管得严厉些呀,不拘她是什么出身,或是有什么背景,只要她能干肯为臣妾办事,人品又忠诚贵重,那便是个好奴才。”
“不仅如此,臣妾还会给所有人机会,如果有人自己觉得,比她们更能干厉害,那也可以毛遂自荐,臣妾会一一考量,到时候即便不能顶替他们,也能安排个别的更得力的差事去估做。”
“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是人人都想往上爬,人人都会卖力办事。”
“时间一久,长此以往下来,臣妾宫里的风气自然就变得焕然一新了,臣妾也能少操许多心呢。”
老皇帝听完,不由一阵暗暗点头。
看来,连一个小小宫妃都明白的道理,他这个当皇帝的还犹豫了这么久。
倒是他委屈裴行渊了。
老皇帝不是不知道,那廖自强一直霸占着位置不干事。
但他是先帝时期的老臣,还是非同一般那种,他总要顾及几分先帝的颜面。
再加上,这些年自从裴行渊入锦衣卫以后,一直办事得力,虽然说只是个副指挥使,但在他看来,与正指挥使没什么区别。
长此以往,他渐渐也就忽略了那位正指挥使的存在。
或者换句话说,是他故意这样的。
能办事的人当副手。
正职位就放一个吉祥物在那儿呆着。
这样要,他名声和实用的好处都得到了。
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现在,裴行渊俨然已经对这样的安排很不满了。
他不想失去这个得力的助手,就不能再忽略他的感受。
想到这儿,老皇帝对徐公公道:“你去传朕的旨意,就说廖自强年纪大了,让他回乡养老,这锦衣卫正指挥使的位置,就让出来给裴行渊坐吧。”
徐公公连忙应是。
这边,旨意传出了宫城。
而另一边,裴行渊从宫里出来后,并没有回到锦衣卫办事处,而是径自回了自己在京中购置的宅子。
他购置的宅子在东大街的帽儿胡同里,是一座四进的宅院。
院子不算特别大,但位置很好,不管是距离皇城还是距离锦衣卫的北镇抚司都很近,步行也不过只需要小半个时辰,至于骑马那就更快了,只消两盏茶的功夫就到。
裴行渊是个实用主义。
那些花哨的,好玩的他都不喜欢。
就看中了一个字,近!
进了大门,早有看门的小厮看到他回来了,都是一喜,连忙唤道:“大人,您回来了。”
裴行渊“嗯”了一声,进门后,是一个照壁。
照壁上写着两行字,是当初他买这座宅子时,他的义父裴炎亲自书写刻字,然后送给他的。
只见上面写的字是: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裴行渊提着灯笼,绕过照壁,经过一片荒芜的花圃,里面是一间五楹的前厅。
前厅里燃着灯火,一位老者正坐在前厅的正中间,低着头,像是在看书。
裴行渊迈步走进去。
“义父。”
老者抬起头来。阅读库 www.yeudusk.comyeudusk www.yeudu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