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落叶归尘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灾厄圣体:我靠隐身苟成仙第28章 落叶归尘
(阅读库www.yeudusk.com)(阅读库 www.yeudusk.com)    丹阳子那声“无形诅咒之源”的咆哮,如同淬毒的冰锥,将凌墨死死钉在了外门舆论的耻辱柱上。丹堂长老的怒火,比地火房喷发的烈焰更具毁灭性。管事堂的斥责令雪片般飞来,措辞严厉如刀,将他发配至后山最荒僻的“思过崖”清理落叶——美其名曰静思己过,实则流放。

    思过崖,名头唬人,实则是一道孤悬于后山云雾中的嶙峋石梁。罡风如刀,终年呼啸,卷起碎石和枯枝,抽打在脸上生疼。石梁两侧是深不见底的幽谷,云雾翻涌,偶尔传来几声凄厉的鸟鸣,更添孤寂荒寒。崖上寸草不生,只有几株虬结扭曲、半死不活的老松,以及终年堆积、扫之不尽、被风卷起又落下的枯黄松针。

    凌墨握着那把豁了口的破竹扫帚,站在石梁边缘。凛冽的罡风撕扯着他单薄的杂役服,猎猎作响,几乎要将他卷下深渊。他运转着“盆栽级”敛息术,将自己想象成石梁上一块最不起眼的顽石,一块被风霜磨平了棱角的砾石。气息微弱得近乎断绝,精神沉寂如古井寒潭。唯有如此,才能在这狂暴的自然伟力和更狂暴的人心恶意下,求得一丝喘息。

    灾厄圣体的被动感知如同冰冷的背景噪音,时刻提醒着他与这世界的格格不入。丹阳子那光秃秃的鬓角和头顶刺眼的“焦土带”,如同烙印,灼烧着他的神识。他默默扫着脚下永远扫不干净的枯叶,动作机械,眼神空洞,像一具被抽离了灵魂的躯壳。

    日影西斜,将孤悬的石梁拖出长长的、扭曲的阴影。凌墨的体力在罡风的持续抽打和心神的高度紧绷下,早已透支。他靠在一块背风的巨岩凹陷处,从怀里摸出最后半块硬得硌牙的杂粮饼,就着冰冷的山风,艰难地啃噬着。饼屑粗糙,刮得喉咙生疼,提供的能量聊胜于无。丹田内炼气六层的灵力如同即将干涸的溪流,发出细微的嘶鸣。就在这时,一阵极其轻微、却异常规律的“沙…沙…”声,穿透了罡风的呼啸,传入凌墨耳中。

    不是风卷落叶,不是碎石滚动。

    是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

    沉稳,舒缓,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如同亘古不变的潮汐,抚平着狂风的躁动。

    凌墨心中警兆微生,立刻将敛息术催动到极致,整个人的存在感瞬间降至冰点,如同巨岩阴影的一部分。

    他缓缓探出半个头,循声望去。在石梁通往下方密林的一条几乎被荒草淹没的、陡峭崎岖的小径上,一个身影正佝偻着腰,慢悠悠地扫着台阶。

    那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老道。身形干瘦矮小,穿着一身洗得发白、打满补丁的灰色旧道袍,浆洗发硬,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头发稀疏花白,用一根枯树枝随意挽了个道髻,几缕散乱的白发在风中飘拂。脸上布满刀刻般的皱纹,皮肤黝黑粗糙,如同饱经风霜的老树皮。他低着头,专注地扫着脚下每一级石阶上的落叶、浮尘和鸟粪,动作不快,却极其稳定、专注。手里那把扫帚更是简陋得可怜,就是几根枯竹枝随意捆扎而成,磨损得参差不齐。

    他太普通了,普通得像这后山随处可见的一块石头,一截枯木。气息微弱,步履蹒跚,周身没有丝毫灵力波动,甚至连寻常老人的气血都显得衰败枯槁。若非那“沙沙”的扫帚声,凌墨几乎会将他忽略过去。

    然而,就在凌墨目光触及这老道的刹那!

    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猛地从他灵魂深处炸开!

    灾厄圣体的被动感知,第一次,没有拉响刺耳的警报!没有冰冷的敌意锁定!没有倒计时的压迫感!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如同狂暴的飓风眼中心,那一片诡异的死寂!

    那老道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无形的、静谧的力场。罡风呼啸着卷过他的身边,却自动绕开,连他道袍的衣角都未曾掀起。纷扬的落叶在他扫帚前打着旋儿落下,如同被无形的屏障约束,规规矩矩地堆积到路边。他走过的地方,连喧嚣的风声都似乎被抚平,只剩下那永恒不变的“沙…沙…”声。

    这绝非普通的扫地杂役!

    凌墨的心脏狂跳起来!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对更高层次力量的敬畏与探知欲!他死死盯着老道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那看似平凡无奇的扫地姿态,举手投足间,竟隐隐契合着某种玄奥的韵律——一种将自身存在感收敛到极致,与环境彻底融为一体的…大道至简!

    这…这分明是将敛息一道,修到了返璞归真、近乎于道的境界!远非自己那“盆栽级”的模仿可比!

    老道似乎对凌墨的窥探毫无察觉。他依旧低着头,专注地扫着石阶。一级,又一级,缓慢而坚定地向上扫来,离凌墨藏身的巨岩越来越近。

    凌墨屏住呼吸,将敛息术运转到前所未有的极限!他把自己想象成岩石上的一粒尘埃,一片即将腐烂的落叶,一丝即将消散的雾气。他甚至能听到自己血液在血管里奔流的微弱声响。

    终于,老道扫到了巨岩下方最后一级石阶。

    他停了下来。

    没有抬头,没有言语。只是慢悠悠地直起佝偻的腰,发出几声轻微的骨骼脆响。然后,他抬起那双浑浊、却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的眼睛,随意地,扫向了凌墨藏身的巨岩方向。

    目光平淡无奇,如同掠过一片浮云。

    但就在这目光触及的瞬间!

    凌墨感觉自己的“盆栽级”敛息术,如同暴露在烈日下的薄冰,瞬间消融瓦解!在那双浑浊眼眸的注视下,他感觉自己从里到外,从灵魂到肉体,都被看得通透无比!无所遁形!

    冷汗,瞬间浸透了凌墨的后背!

    然而,预想中的质问、驱逐或是更可怕的后果并未发生。

    老道只是随意地看了一眼,浑浊的眼底没有丝毫波澜,仿佛只是看到了一块石头,或者…一团空气?随即,他便收回了目光,如同什么也没发现。

    他慢条斯理地从他那宽大破旧的灰色道袍袖子里,摸索着。掏出的不是什么法宝灵丹,而是一块巴掌大小、同样灰扑扑、毫不起眼的干硬麦饼。他掰下一小块,放进嘴里,极其缓慢地咀嚼着,如同在品尝什么绝世珍馐。剩下的,又被他珍而重之地塞回袖中。

    吃完饼,老道并未继续扫地。他拄着那把破扫帚,如同拄着拐杖,微微仰起头,浑浊的目光投向石梁尽头,那片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翻涌云海。山风卷起他稀疏的白发和破旧的道袍,猎猎作响,他却如同扎根于山岩的古松,纹丝不动。

    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寂与苍茫感,如同实质的雾气,从他佝偻的身影中弥漫开来,无声地融入这片苍凉的天地。

    凌墨蜷缩在岩石后,心脏依旧在狂跳,但最初的恐惧已被一种巨大的震撼和莫名的感悟所取代。他看着老道那融入天地、收敛到极致的背影,看着他那份面对孤绝依然平静如水的姿态…一个全新的、关于“敛息”的境界,如同云开雾散后的明月,在他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敛息,并非仅仅是降低存在感,伪装成物。

    更是…归于尘埃,归于天地,归于…无。

    如同落叶归根,无声无息,自然而然。

    就在凌墨沉浸在这突如其来的感悟中时。

    老道动了。

    他缓缓转过身,并未再看凌墨藏身的方向,仿佛只是随意地迈步。他佝偻着背,拄着扫帚,沿着来时的石阶,一步一顿,慢悠悠地向下走去。依旧是那沉稳而规律的“沙…沙…”声,伴随着他缓慢下行的脚步。

    当他走下最后一级石阶,身影即将没入下方茂密的荒草丛中时。

    他那只空着的、枯瘦如柴的手,极其随意地、如同拂去肩头落叶般,朝着身后巨岩的方向,轻轻一扬。

    一道极其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灰影,如同被风吹起的一片枯叶,打着旋儿,无声无息地飘过十几丈的距离,精准无比地、轻轻地落在了凌墨藏身的巨岩脚下。

    做完这一切,老道的身影便彻底消失在荒草和暮色之中。那“沙…沙…”的扫地声也渐渐远去,最终被呼啸的山风彻底吞没。

    仿佛从未出现过。

    凌墨紧绷的神经缓缓松弛,后背的冷汗被冷风一吹,冰凉刺骨。他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如同最谨慎的狸猫,悄无声息地从巨岩后探出身,目光死死锁定那块落在枯叶堆上的灰影。

    那并非枯叶。

    而是一卷极其古旧、边缘磨损起毛的薄薄册子。

    册子用一种粗糙的、泛黄的、不知名的树皮纸装订,封面没有任何字迹,只有几道如同风蚀雨淋留下的天然纹路,散发着淡淡的、混合着尘土、草木和岁月沉淀的陈旧气息。

    凌墨屏住呼吸,一步步靠近,如同靠近一个沉睡的远古凶兽。他弯下腰,指尖带着一丝颤抖,极其轻柔地捡起了那卷册子。

    入手轻飘飘的,几乎感觉不到重量。纸张触感粗糙而坚韧。

    他小心翼翼地翻开。

    第一页。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玄奥的符文。

    只有一行用极其普通、甚至有些歪斜的墨笔写下的,如同稚童涂鸦般的字迹:

    **“敛息之道,不在形藏,而在心归。”**

    字迹下方,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极其简单的图案:一片枯叶,从枝头飘凌墨的心脏如同被重锤狠狠击中!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二页、第三页…

    册子很薄,只有寥寥十几页。每一页都只有一句极其朴素、却直指核心的话语,配上一个简单到极致的图案。

    * “心如止水,映万物而不扰。”(图案:一滴水珠落入平静湖面,涟漪消散。)

    * “身若微尘,随风起落无定所。”(图案:一粒尘埃在风中飘舞。)

    * “神归太虚,忘我忘物忘天地。”(图案:一片空茫的混沌。)

    “气合山川,吐纳同律。”(图案:山峦起伏的线条与呼吸的波纹重叠。)* “意随落叶,归根即寂。”(图案:落叶飘零,没入泥土。)

    …

    没有高深的功法运行图,没有复杂的灵力操控技巧。只有最本源的道理,最直观的意象,直指敛息的核心——心境!

    这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秘法,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瞬间捅开了凌墨长久以来修炼《忘了吗神功》时那层无形的隔膜!以往那些晦涩难懂、强行模仿的要诀,在这些朴素的话语和简单的图案面前,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透彻!

    他长久以来追求的“形如顽石”、“意同朽木”,不过是表象!真正的敛息,是心境的超脱,是精神的沉寂,是让自己彻底“归零”,如同那片最终融入泥土的落叶,成为天地运转中,最自然、最不被注意的一部分!

    凌墨如饥似渴地翻阅着,贪婪地汲取着册子中每一个字、每一道线条所蕴含的至理。他忘记了身处险地,忘记了罡风刺骨,忘记了腹中饥饿,整个人沉浸在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巨大震撼和狂喜之中!

    当他翻到最后一页。

    上面只有一句话,墨迹似乎比其他页更重一些:

    **“落叶归根,人亦当归。”**

    下方没有图案,只有一片空白。

    凌墨合上册子,紧紧攥在手中。粗糙的树皮纸摩擦着掌心,带来一种奇异的踏实感。

    他抬起头,望向老道消失的方向。暮色四合,云雾翻涌,早已不见那佝偻的身影,唯有风声依旧。

    再低头,看着手中这本名为《敛息心得》的薄册。

    它没有名字,没有来历,却比任何高深功法都珍贵万倍!

    凌墨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带着草木的清气涌入肺腑。他不再刻意运转敛息术,而是缓缓闭上眼睛。

    心神沉静,如同古井无波。

    意念放空,如同落叶飘零。

    气息悠长,如同山风拂过。

    身体放松,如同扎根岩石。

    他不再去想自己是盆栽,是石头,还是尘埃。

    他就是这片风,这片云,这块岩石上即将脱落的、微不足道的一粒砂。

    他缓缓迈开脚步,走下石梁,踏上那条荒草丛生的小径。

    脚步落下,踩在枯枝落叶上。

    咔嚓。

    一声极其轻微、却无比自然的脆响。

    没有刻意收敛,没有强行消音。

    如同秋日林间,任何一片落叶被踩碎时都会发出的声音。

    平凡,自然,毫不起眼。

    凌墨的脚步顿了一下,嘴角极其轻微地向上弯起一个弧度。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薄册,又抬头望向前方幽深的林径。

    然后,他迈开脚步,继续向前走去。

    脚步依旧会发出轻微的声响,与风声、虫鸣、落叶的沙沙声融为一体,和谐而自然。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入幽暗的林中。

    那影子,淡得如同随时会消散的烟。阅读库 www.yeudusk.comyeudusk www.yeudu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灾厄圣体:我靠隐身苟成仙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灾厄圣体:我靠隐身苟成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灾厄圣体:我靠隐身苟成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灾厄圣体:我靠隐身苟成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